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3页 |
1.1 系统的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2 课题意义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数字视频的关键技术 | 第13-25页 |
2.1 数字视频压缩技术 | 第13-18页 |
2.1.1 视频压缩的必要性 | 第13页 |
2.1.2 图像压缩的基本思想 | 第13-14页 |
2.1.3 视频压缩标准 | 第14-15页 |
2.1.3.1 H.261 | 第14页 |
2.1.3.2 MPEG-1 | 第14页 |
2.1.3.3 MPEG-4 | 第14-15页 |
2.1.4 MPEG-4用于视频监控 | 第15-18页 |
2.2 数字视频传输技术 | 第18-21页 |
2.2.1 视频监控系统中数据通信的特点 | 第18-19页 |
2.2.2 数字视频传输的相关通信协议 | 第19-20页 |
2.2.2.1 TCP/IP协议 | 第19页 |
2.2.2.2 RTP/RTCP协议 | 第19-20页 |
2.2.2.3 RSVP协议 | 第20页 |
2.2.3 多媒体通信模型 | 第20-21页 |
2.2.3.1 C/S结构 | 第20-21页 |
2.2.3.2 B/S结构 | 第21页 |
2.3 视频数据存储技术 | 第21-22页 |
2.3.1 RAID | 第21页 |
2.3.2 NAS | 第21-22页 |
2.3.3 SAN | 第22页 |
2.4 服务质量QOS | 第22-25页 |
第三章 基于Web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25-28页 |
3.1 基于Web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结构框架 | 第25-26页 |
3.2 系统开发的硬件和软件选择 | 第26页 |
3.2.1 硬件配置 | 第26页 |
3.2.2 系统操作平台及软件开发环境 | 第26页 |
3.3 本课题的设计任务 | 第26-27页 |
3.4 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 | 第27-28页 |
第四章 基于Web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安全可靠性设计 | 第28-38页 |
4.1 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 第28-31页 |
4.1.1 数据传输可靠性 | 第28-29页 |
4.1.2 数据存储可靠性 | 第29页 |
4.1.3 数据访问安全性 | 第29-31页 |
4.1.3.1 提高系统内部安全性 | 第29页 |
4.1.3.2 增强外部安全性 | 第29-31页 |
4.2 软件系统的高可靠性设计 | 第31-37页 |
4.2.1 采用面向对象和模块化设计 | 第31页 |
4.2.2 高可用性服务结构 | 第31-32页 |
4.2.3 可靠的传输协议 | 第32-33页 |
4.2.4 QoS保障 | 第33-37页 |
4.2.4.1 网络传输的QoS管理 | 第33-34页 |
4.2.4.2 终端播放平台的QoS保证 | 第34-37页 |
4.3 硬件系统的高可靠性设计 | 第37-38页 |
4.3.1 服务器镜像 | 第37页 |
4.3.2 设备动态监测 | 第37-38页 |
第五章 网络传输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38-48页 |
5.1 传输方案的研究 | 第38-39页 |
5.2 Winsock编程原理 | 第39-42页 |
5.2.1 服务器和客户机的Winsock基础 | 第39-40页 |
5.2.1.1 面向连接的协议 | 第39-40页 |
5.2.1.2 无连接协议 | 第40页 |
5.2.2 WinSock对多播的实现 | 第40-42页 |
5.2.3 Winsock在Visua1 C++6.0中的实现 | 第42页 |
5.3 MPEG流的RTP封装 | 第42-44页 |
5.3.1 RTP包的数据格式 | 第42-43页 |
5.3.2 MPEG流的RTP封装过程 | 第43-44页 |
5.4 RTP/RTCP简化协议软件 | 第44-46页 |
5.4.1 RTP/RTCP简化协议软件工作流程 | 第44-45页 |
5.4.2 基于简化RTP协议的实时数据处理流程 | 第45-46页 |
5.4.3 简化RTP协议对组播的支持 | 第46页 |
5.5 中控服务器与视频服务器之间的通信 | 第46-47页 |
5.6 中控服务器与远程控制台的通信 | 第47-48页 |
第六章 中心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 第48-53页 |
6.1 关于远程监控系统中数据存储的几点考虑 | 第48页 |
6.2 视频存储优化策略 | 第48-50页 |
6.2.1 层次化存储体系 | 第49页 |
6.2.2 简化存储管理 | 第49-50页 |
6.3 数据库结构设计 | 第50页 |
6.4 数据库存储和检索 | 第50-52页 |
6.5 数据库更新 | 第52页 |
6.6 数据转存及备份 | 第52页 |
6.7 数据库安全 | 第52-53页 |
第七章 中控服务器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第53-65页 |
7.1 系统登陆 | 第53页 |
7.2 主控界面 | 第53-55页 |
7.3 磁盘管理 | 第55-56页 |
7.4 参数设置 | 第56-57页 |
7.5 记录查询 | 第57页 |
7.6 录像回放 | 第57-65页 |
7.6.1 DirectShow技术综述 | 第57-58页 |
7.6.2 DirectShow系统流程 | 第58页 |
7.6.3 Filter原理 | 第58-59页 |
7.6.4 用DirectShow实现录像回放 | 第59-63页 |
7.6.5 FGSS解码 | 第63-65页 |
7.6.5.1 FGSS编码算法的基本思想 | 第63页 |
7.6.5.2 FGSS解码过程 | 第63-65页 |
第八章 远程分控台的设计与实现 | 第65-80页 |
8.1 远程分控系统的工作流程 | 第65-66页 |
8.2 ActiveX技术 | 第66-67页 |
8.2.1 ActiveX技术综述 | 第66页 |
8.2.2 用Visual C++实现ActiveX控件 | 第66-67页 |
8.3 远程控制系统中ActiveX控件的开发 | 第67-69页 |
8.4 实时监控功能的实现 | 第69-77页 |
8.4.1 实时监控的几点要求 | 第69-70页 |
8.4.2 视频实时传输和播放的设计 | 第70-72页 |
8.4.2.1 用WinSock实现网络通信 | 第70-71页 |
8.4.2.2 用DirectShow实现视频流的解码回放 | 第71页 |
8.4.2.3 双缓冲队列技术 | 第71-72页 |
8.4.2.4 实时播放模块的工作流程 | 第72页 |
8.4.3 Source Filter的设计 | 第72-76页 |
8.4.4 Filter Graph的构建 | 第76-77页 |
8.5 Web应用程序的开发 | 第77-80页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0-84页 |
9.1 总结 | 第80-83页 |
9.1.1 系统的特点 | 第80-81页 |
9.1.2 论文工作及创新点总结 | 第81-82页 |
9.1.3 系统的改进方案 | 第82-83页 |
9.2 展望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7-88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