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苯精制废酸的再生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粗苯精制废酸的来源及组成 | 第12-14页 |
1.2.1 粗苯精制废酸的来源 | 第12-13页 |
1.2.2 粗苯精制废酸的组成 | 第13-14页 |
1.3 国内外废硫酸处理的概况 | 第14-15页 |
1.3.1 国外废硫酸净化利用状况 | 第14-15页 |
1.3.2 国内废硫酸净化利用状况 | 第15页 |
1.4 粗苯精制废酸的净化 | 第15-17页 |
1.4.1 焙烧法 | 第16页 |
1.4.2 萃取—吸附法 | 第16页 |
1.4.3 热聚合法 | 第16页 |
1.4.4 外掺沉淀吸附法 | 第16-17页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7页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5.2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焙烧法 | 第18-38页 |
2.1 方案设计 | 第18-21页 |
2.1.1 废酸的组成分析 | 第18-19页 |
2.1.2 确定影响参数 | 第19-20页 |
2.1.3 工艺改造 | 第20页 |
2.1.4 优化废酸焙烧流量 | 第20页 |
2.1.5 效益分析 | 第20-21页 |
2.2 试验部分 | 第21-25页 |
2.2.1 焙烧原理 | 第21-22页 |
2.2.2 废酸样品 | 第22-23页 |
2.2.3 废酸焙烧制硫酸工艺流程 | 第23-25页 |
2.2.4 硫酸装置控制指标 | 第25页 |
2.3 试验方法及结果 | 第25-36页 |
2.3.1 废酸焙烧流量影响效果试验 | 第25-33页 |
2.3.2 结果分析 | 第33-36页 |
2.4 经济效益分析 | 第36页 |
2.4.1 投资预算 | 第36页 |
2.4.2 效益分析 | 第3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三章 萃取法 | 第38-46页 |
3.1 理论部分 | 第38-39页 |
3.2 萃取实验 | 第39-44页 |
3.2.1 实验部分 | 第39-40页 |
3.2.2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40-43页 |
3.2.3 小结 | 第43-44页 |
3.3 萃取剂再生实验 | 第44-45页 |
3.3.1 实验部分 | 第44页 |
3.3.2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44-45页 |
3.3.3 小结 | 第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氧化法 | 第46-66页 |
4.1 直接氧化法 | 第46-52页 |
4.1.1 氧化机理 | 第46-47页 |
4.1.2 实验部分 | 第47-48页 |
4.1.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48-51页 |
4.1.4 小结 | 第51-52页 |
4.2 稀释—氧化法 | 第52-60页 |
4.2.1 实验部分 | 第52页 |
4.2.2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52-60页 |
4.2.3 小结 | 第60页 |
4.3 应用 | 第60-64页 |
4.3.1 固化物的处理 | 第60-61页 |
4.3.2 再生酸的应用 | 第61-62页 |
4.3.3 经济效益核算 | 第62-6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6-68页 |
5.1 论文结论 | 第66-67页 |
5.2 论文创新点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