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关于中国民营企业赴美上市融资问题的探讨

中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目录第10-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8页
 一、研究主题与本论文课题目前中外学术研究状况第12-14页
  (一) 研究主题第12-13页
  (二) 本论文课题目前中外学术研究状况第13-14页
 二、研究综述第14-16页
 三、研究方法第16-18页
第二章 中国民营企业赴美上市融资问题的提出第18-31页
 一、民营企业概念的界定“民营”、“资金”、“融资”第18-22页
  (一) 民营企业或民营经济第18-19页
  (二) 资金第19-20页
  (三) 融资第20-21页
  (四) 直接融资第21-22页
  (五) 间接融资第22页
 二、民营企业赴美上市融资既是个理论问题更是个现实问题第22-24页
  (一) 中国民营企业赴美上市促进中国企业利用国际资金,拓展国际市场第22-23页
  (二) 美国资本市场将促进中国民营企业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管理水平第23页
  (三) 国内融资渠道狭窄,无法满足民营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第23-24页
 三、转型时期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特殊性第24-29页
  (一) 一般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民营企业融资渠道演变过程第24-25页
  (二) 转型时期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的四个特点第25-27页
  (三) 目前民营企业融资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及其原因分析第27-29页
 四、民营企业境外上市融资具有深远意义第29-31页
  (一) 上市成为公众公司,获取国际资金,解决发展资金瓶颈问题第29页
  (二) 从根本上改进公司治理结构第29-30页
  (三) 更新管理理念,完善企业财务制度第30页
  (四) 推动建设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第30-31页
第三章 上市融资的基本理论概述第31-42页
 一、融资结构,融资成本和融资风险第31-33页
  (一) 融资结构第31-32页
  (二) 融资成本第32-33页
  (三) 融资风险第33页
 二、西方融资结构理论及对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的启示第33-38页
  (一) MM理论:现代企业融资结构理论的开端第34-35页
  (二) 企业融资的平衡理论第35-36页
  (三) 企业融资的新优序理论第36-37页
  (四) 企业融资的代理成本理论第37-38页
  (五) 企业融资的控制权理论第38页
 三、对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的若干启示第38-42页
第四章 民营企业进入美国资本市场的板块选择与进入方式的研究第42-54页
 一、美国资本市场的多层次性第42-45页
  (一) 美国证券市场是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市场体系第42-43页
  (二) 不同的资本市场规模第43页
  (三) 不同层次市场的上市要求第43-45页
 二、OTCBB市场是中国民营企业进入美国资本市场的首选第45-47页
  (一) OTCBB市场简介第45-46页
  (二) OTCBB市场吸引中国民营企业挂牌上市的有利因素第46-47页
  (三) OTCBB与NASDAQ相比而言的优势以及劣势第47页
 三、民营企业赴美上市进入方式研究第47-51页
  (一) 中国民营企业的现状促使其赴美上市青睐反向兼并第47-48页
  (二) 赴美上市四种方式分析第48-51页
 四、反向兼并较IPO在操作层面的优势和劣势第51-52页
 五、通过反向兼并在OTCBB市场上市是中国民营企业进入美国资本市场的捷径第52-54页
第五章 中国民营企业在美上市后的融资问题研究第54-66页
 一、中国民营企业在美国资本市场上市的特点和优势第54-56页
 二、民营企业在美上市后的主要融资途径以及方式第56-57页
  (一) 权益性融资第56-57页
  (二) 债务性融资第57页
 三、在美上市民营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融资的一般特征以及经济分析第57-62页
  (一) 可转换债券的含义与特征第57-59页
  (二) 可转换债券融资的一般经济分析第59-62页
 四、可转换债券的衍生模式——股价连动债券的涵义及与股票、普通公司债的比较第62-64页
  (一) 股价连动债券的概念以及发展第62-63页
  (二) 股价连动债券与股票、普通公司债的比较第63-64页
 五、可转换债券(附认股权证)与股价连动债券的比较第64-66页
第六章 中国民营企业在美上市融资案例分析第66-69页
 民营企业赴赴美上市融资的成功案例——安信第66-69页
  一、上市企业基本参数第66页
  二、反向兼并上市过程操作进度第66页
  三、上市半年来的股价走势图第66-67页
  四、融资方案及进度第67-68页
  五、案例小结第68-69页
结论第69-71页
附录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5页
后记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传统与超越--中国司法变革源流
下一篇: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理论及产业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