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4页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1.3 目前的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3页 |
1.5 本文的结构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智能家庭网络的相关技术背景 | 第14-31页 |
2.1 普适计算 | 第14-19页 |
2.2 嵌入式系统 | 第19-20页 |
2.3 智能家庭网络 | 第20-22页 |
2.4 OSGi | 第22-25页 |
2.4.1 OSGi概述 | 第22-23页 |
2.4.2 OSGi服务网关模型 | 第23-25页 |
2.5 Web服务 | 第25-28页 |
2.6 XML | 第28-30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OSGi协议Bundle服务包的实现分析 | 第31-41页 |
3.1 JES框架 | 第31-32页 |
3.2 一个Bundle实例 | 第32-36页 |
3.2.1 BundleContext(包环境)对象 | 第32页 |
3.2.2 包的生命周期 | 第32-36页 |
3.3 增加接口与服务 | 第36-40页 |
3.3.1 编写接口 | 第37页 |
3.3.2 编写包的激活器类 | 第37-39页 |
3.3.3 导出包和服务 | 第39-40页 |
3.4 OSGi协议分析 | 第4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UPnP协议即插即用的实现 | 第41-56页 |
4.1 UPnP协议概述 | 第41-42页 |
4.2 典型应用场景 | 第42页 |
4.3 UPnP的关键术语 | 第42-44页 |
4.4 UPnP设备工作过程 | 第44-50页 |
4.4.1 设备寻址 | 第45-46页 |
4.4.2 设备发现 | 第46-48页 |
4.4.4 设备控制 | 第48-49页 |
4.4.5 设备事件 | 第49页 |
4.4.6 设备表征 | 第49-50页 |
4.5 CDPlayer:一个示例设备模板 | 第50-54页 |
4.5.1 设备功能概述 | 第50页 |
4.5.2 设备定义 | 第50页 |
4.5.3 设备模型 | 第50-51页 |
4.5.4 各服务之间的关系 | 第51页 |
4.5.5 操作流程 | 第51-52页 |
4.5.6 XML设备描述 | 第52-54页 |
4.6 UPnP协议分析 | 第54-55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家庭总网关兼容性的研究 | 第56-64页 |
5.1 家庭网络的现状 | 第56-58页 |
5.2 家庭网络兼容性研究 | 第58-63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六章.家庭总网关兼容性的验证 | 第64-80页 |
6.1 系统架构 | 第64-65页 |
6.2 服务端程序架构 | 第65-70页 |
6.3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安装及软件环境配置 | 第70-77页 |
6.3.1 试验环境硬件配置 | 第70-71页 |
6.3.2 Linux内核编译 | 第71-75页 |
6.3.3 Linux在嵌入式系统上的移植 | 第75-76页 |
6.3.4 软件环境配置 | 第76-77页 |
6.4 软件特色 | 第77-78页 |
6.5 系统特色 | 第78页 |
6.6 试验的结果与意义 | 第78-79页 |
6.7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附录 | 第84-93页 |
附录1.论文发表情况 | 第84页 |
附录2.Webserver服务器端源程序 | 第84-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