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英文缩写说明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21页 |
·减肥药物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 第7-11页 |
·引言 | 第7-8页 |
·减肥药的分类 | 第8-11页 |
·作用于儿茶酚胺通路的食物抑制剂 | 第9页 |
·作用于中枢血清素激活通路的药物 | 第9-10页 |
·产热剂 | 第10页 |
·消化吸收阻滞剂 | 第10-11页 |
·激素调控剂 | 第11页 |
·Lipstatin和奥利司他 | 第11-19页 |
·理化性质和结构 | 第12页 |
·生物活性和作用机理 | 第12-13页 |
·化学和生物合成 | 第13-17页 |
·奥利司他的化学合成 | 第13-15页 |
·lipstatin的生物合成 | 第15-17页 |
·奥利司他在临床上的应用 | 第17-19页 |
·奥利司他用于肥胖症治疗 | 第17-18页 |
·奥利司他用于肥胖并发症的治疗 | 第18-19页 |
·本课题的意义和目的 | 第19-21页 |
第二章 Lipstatin产生菌的菌种选育 | 第21-35页 |
·实验材料 | 第21页 |
·菌种 | 第21页 |
·主要仪器 | 第21页 |
·主要试剂 | 第21页 |
·实验方法 | 第21-25页 |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 第21-22页 |
·lipstatin的测定 | 第22页 |
·其它发酵参数的测定 | 第22页 |
·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 第22页 |
·紫外(UV)诱变 | 第22-23页 |
·亚硝基胍(NTG)诱变 | 第23页 |
·微波(MW)诱变 | 第23-24页 |
·菌种选育流程 | 第24-25页 |
·实验结果 | 第25-33页 |
·lipstatin测定方法的研究 | 第25-26页 |
·出发菌株的纯化 | 第26-27页 |
·UV诱变 | 第27-29页 |
·NTG诱变 | 第29-31页 |
·MW诱变 | 第31-32页 |
·复合诱变 | 第32页 |
·菌种系谱 | 第32页 |
·各菌株菌落形态、生长速度及发酵单位的比较 | 第32-33页 |
·突变菌株SIPI-UN-21的遗传稳定性 | 第33页 |
·讨论 | 第33-35页 |
第三章 高产菌株SIPI-UN-21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 第35-47页 |
·实验材料 | 第35页 |
·菌种 | 第35页 |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35页 |
·实验方法 | 第35-36页 |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 第35页 |
·发酵单位、菌浓和pH的测定 | 第35页 |
·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 第35-36页 |
·实验结果 | 第36-45页 |
·比较各种不同培养基配方对发酵的影响 | 第36-38页 |
·对配方A的优化 | 第38-45页 |
·讨论 | 第45-47页 |
第四章 高产菌株SIPI-UN-21发酵条件的研究 | 第47-54页 |
·实验材料 | 第47页 |
·菌种 | 第47页 |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47页 |
·实验方法 | 第47-48页 |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 第47页 |
·pH值试验 | 第47页 |
·温度试验 | 第47页 |
·种龄试验 | 第47-48页 |
·接种量试验 | 第48页 |
·装量试验 | 第48页 |
·摇瓶发酵的代谢曲线 | 第48页 |
·发酵参数的测定 | 第48页 |
·实验结果 | 第48-53页 |
·pH值试验 | 第48-49页 |
·温度试验 | 第49-50页 |
·种龄试验 | 第50-51页 |
·接种量试验 | 第51页 |
·装量试验 | 第51页 |
·250ml和750ml摇瓶比较试验 | 第51-52页 |
·摇瓶发酵的代谢曲线 | 第52-53页 |
·讨论 | 第53-54页 |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