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塔壳体智能焊接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第一章 绪论 | 第1-14页 |
·焊接辅助设备和器具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 第7-9页 |
·我国焊接装备制造行业所面临的挑战、展望和对策 | 第9-10页 |
·主从计算机控制及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 | 第10-11页 |
·智能焊接变位系统的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智能焊接变位机的结构分析 | 第14-23页 |
·智能焊接变位系统的机械结构分析方法 | 第14-17页 |
·焊接变位机和焊接操作机的合理分工 | 第14-15页 |
·焊接变位机的变位设计方法 | 第15-16页 |
·焊接变位机工装夹具的设计方法 | 第16-17页 |
·智能焊接变位机的基于最佳位置的运动学规划研究 | 第17-19页 |
·旋倾变位机的运动学模型 | 第19-20页 |
·旋倾变位机的逆运动学通用算法 | 第20-21页 |
·确定旋倾变位机逆运动学唯一解的方法 | 第21-23页 |
第三章 智能焊接变位机的电气系统设计 | 第23-31页 |
·可编程控制器的选型 | 第23-26页 |
·变频器的使用方法 | 第26页 |
·变频器闭环控制技术 | 第26-30页 |
·智能变位系统的下位机的电气设计 | 第30-31页 |
第四章 智能焊接变位系统运动学控制 | 第31-39页 |
·异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 | 第31-32页 |
·模糊控制技术在智能焊接变位系统中的应用 | 第32-39页 |
·模糊控制理论简述 | 第32-34页 |
·关节角位置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第34-39页 |
第五章 智能焊接变位系统上位机控制系统研制 | 第39-64页 |
·焊接变位系统控制系统的软件体系构成 | 第39-40页 |
·基于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原则 | 第40-41页 |
·PLC与上位机间的通信实现 | 第41-57页 |
·工控机与PLC的硬件连接 | 第41-42页 |
·工控机和PLC的通信协议 | 第42-45页 |
·PLC通信控制软件设计 | 第45页 |
·工控机通信控制软件设计 | 第45-48页 |
·串口通信控件MSComm6.0 | 第46-47页 |
·添加串口事件消息处理函数OnComm() | 第47-48页 |
·多线程技术在智能焊接变位系统中的应用 | 第48-57页 |
·焊接系统的实际应用设计 | 第57-62页 |
·炮塔壳体智能焊接系统各部分慨述 | 第62-64页 |
·变位机系统 | 第62页 |
·操作机系统 | 第62页 |
·十字滑板系统 | 第62-63页 |
·焊缝电视监控系统 | 第63页 |
·电气控制系统 | 第63页 |
·系统焊接过程 | 第63-64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