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水力过渡过程研究的历史概况 | 第8-10页 |
·水力过渡过程研究的现状 | 第10-11页 |
·本文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 第11-13页 |
2 水电站引水发电系统无压隧洞非恒定流研究的基本原理及计算方法 | 第13-22页 |
·概述 | 第13页 |
·明渠中的非恒定流 | 第13-22页 |
3 引水发电系统无压隧洞非恒定流计算数学模型研究 | 第22-35页 |
·概述 | 第22页 |
·边界数学模型 | 第22-25页 |
·初始水面线计算 | 第25-31页 |
·计算步骤 | 第31-32页 |
·计算程序框图 | 第32-34页 |
·本章小节 | 第34-35页 |
4 引水发电系统无压隧洞水力过渡过程实际工程模型试验研究 | 第35-48页 |
·湾一水电站基本资料 | 第35页 |
·湾一水电站无压引水隧洞模型试验的目的 | 第35-36页 |
·模型设计 | 第36-42页 |
·模型试验研究成果 | 第42-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5 引水发电系统无压隧洞水力过渡过程实际工程数学模型计算研究 | 第48-60页 |
·湾一电站特定的边界处理 | 第48-49页 |
·数学模型计算成果与模型试验成果的比较 | 第49-51页 |
·模型设计尺寸修改的计算讨论 | 第51-55页 |
·底宽修改为4.2m 的水力计算 | 第55-57页 |
·边界条件变化的水力计算 | 第57-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6 无压隧洞非恒定流过渡过程的其他解法 | 第60-67页 |
·概述 | 第60页 |
·普里斯曼法 | 第60-65页 |
·显式差分法和隐式差分法的计算比较 | 第65页 |
·显式差分法和隐式差分法的优缺点 | 第65-66页 |
·本章小节 | 第66-67页 |
7 结论 | 第67-69页 |
附图 | 第69-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86-88页 |
致谢 | 第88-93页 |
声明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