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谁来养活中国?--论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 第1-53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0页 |
第二章 “粮食安全”的含义和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的原则及模式 | 第10-27页 |
·“粮食安全”的含义 | 第10-14页 |
·“粮食安全”概念 | 第10-12页 |
·国家粮食安全是实现各层次粮食安全的基础和保证 | 第12-13页 |
·“粮食安全”应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 | 第13-14页 |
·中国的粮食供应状况回顾及分析 | 第14-24页 |
·中国粮食生产的发展阶段 | 第14-17页 |
·中国粮食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变化 | 第17-20页 |
·对中国中长期粮食供给状况的判断 | 第20-24页 |
·中国的粮食安全战略的原则及应对措施 | 第24-27页 |
·中国的粮食安全战略的基本原则 | 第24页 |
·中国实现粮食安全的模式 | 第24-27页 |
第三章 影响中国中长期粮食供求的因素及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应对措施 | 第27-51页 |
·中国的粮食安全必须重视发展粮食生产,保护粮食生产能力 | 第27-45页 |
·口粮消费的变化趋势对粮食需求的影响 | 第27-30页 |
·食物结构的升级对粮食需求的影响 | 第30-32页 |
·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对粮食供给的影响 | 第32-36页 |
·耕地因素对粮食供给的影响 | 第36-42页 |
·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粮食供给的影响 | 第42-44页 |
·粮食生产必须重视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 | 第44-45页 |
·灵活利用WTO规则,稳定增加粮食进口,调剂国内市场,补充粮食总量供给 | 第45-50页 |
·关税减让对粮食生产将产生一定冲击 | 第46-47页 |
·对外开放增加了政府对保障粮食安全进行宏观调控的难度 | 第47-48页 |
·粮食补贴与保护政策的调整 | 第48-50页 |
·中国的粮食安全必须重视粮食储备 | 第50-51页 |
·粮食储备的作用 | 第50页 |
·建立安全的粮食储备规模 | 第50-51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51-53页 |
第二篇 中国食糖的生产和需求报告 | 第53-73页 |
第一章 序言 | 第54页 |
第二章 农民对糖料收购价格的面积供给反应 | 第54-62页 |
·引言 | 第54-55页 |
·局部调整模型和价格预期理论 | 第55-59页 |
·幼稚价格预期模型(Naive Model) | 第56-57页 |
·适应性价格预期模型(Adaptive Model) | 第57-59页 |
·数据和实证结果 | 第59-62页 |
·数据来源 | 第59-60页 |
·检验结果 | 第60-62页 |
第三章 食糖生产效率研究 | 第62-68页 |
·生产函数理论 | 第62-64页 |
·传统的C-D生产函数 | 第62-63页 |
·CES (Constant Elasticity of Substitution) | 第63页 |
·超越对数型 | 第63页 |
·技术进步对产出的影响 | 第63-64页 |
·数据描述 | 第64-65页 |
·模型检验 | 第65-67页 |
·结果分析 | 第67-68页 |
第四章 食糖的消费需求 | 第68-73页 |
·数据说明和图表 | 第68-69页 |
·影响食糖消费的变量 | 第69页 |
·计量结果 | 第69-71页 |
·简单线性需求 | 第69-70页 |
·采用C_D不变弹性形式 | 第70页 |
·加入饮食习惯变量 | 第70-71页 |
·持久收入假说的验证 | 第71页 |
·结论 | 第71-73页 |
第三篇 国内汽车变速器市场调查报告 | 第73-93页 |
第一章 市场分析 | 第74-75页 |
第二章 中国汽车变速器行业现状 | 第75-83页 |
·行业特点 | 第75页 |
·行业排名前十位企业情况 | 第75-76页 |
·在建项目 | 第76页 |
·技术情况 | 第76页 |
·汽车变速器市场分析 | 第76-83页 |
第三章 某齿轮生产厂现状 | 第83-84页 |
第四章 SWOT分析 | 第84-86页 |
·某厂的优势 | 第84页 |
·某厂的劣势 | 第84-85页 |
·障碍 | 第85页 |
·某厂的机会 | 第85页 |
·风险 | 第85-86页 |
第五章 目标市场 | 第86-88页 |
第六章 潜在竞争对手分析 | 第88-90页 |
第七章 竞争战略 | 第90页 |
第八章 产品生命周期 | 第90-91页 |
第九章 结论 | 第91-93页 |
第四篇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财务管理研究报告 | 第93-115页 |
第一章 公司基本情况 | 第93页 |
第二章 股票价值的判断 | 第93-96页 |
·市盈率估价法 | 第93-94页 |
·贴现红利现金流模型 | 第94-96页 |
第三章 公司投资决策分析 | 第96-98页 |
·发展战略 | 第96页 |
·投资决策效果和原因 | 第96-98页 |
第四章 公司股票的收益和风险 | 第98-99页 |
第五章 公司融资方式及评价 | 第99-100页 |
·股本结构 | 第99-100页 |
·融资策略 | 第100页 |
·融资方式 | 第100页 |
第六章 资本结构评价和红利政策 | 第100-102页 |
·资本结构与同行业上市公司的比较 | 第100-101页 |
·红利政策 | 第101-102页 |
第七章 公司财务业绩、成长性评价 | 第102-106页 |
第八章 流动资产管理水平、政策 | 第106-107页 |
第九章 成长性分析及预期结果 | 第107-109页 |
·盈利能力分析 | 第107-108页 |
·浦发扩张战略分析 | 第108-109页 |
·资产质量与风险管理水平分析 | 第109页 |
·宏观环境与金融政策分析 | 第109页 |
第十章 公司并购效果分析 | 第109-112页 |
·收购兼并国内同业初露端倪 | 第109-110页 |
·花旗银行收购浦发银行股权 | 第110页 |
·并购效果分析 | 第110-112页 |
附录:浦发银行股票β的计算 | 第112-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16页 |
个人简历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