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铀污染对伤口愈合的影响及其初步机制研究
缩略词表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英文摘要 | 第7-8页 |
前言 | 第8-1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0-14页 |
一、 实验动物 | 第10页 |
二、 模型制备 | 第10页 |
三、 各剂量织创面愈合时间的观察 | 第10页 |
四、 各剂量组创面愈合速度的观察 | 第10页 |
五、 各剂量组已愈创面百分率的观察 | 第10-11页 |
六、 外周血血细胞分析 | 第11页 |
七、 病理形态学观察 | 第11页 |
八、 胶原纤维染色 | 第11-12页 |
九、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第12-13页 |
十、 体视学分析 | 第13-14页 |
十一、 统计处理 | 第14页 |
实验结果 | 第14-23页 |
第一部分 不同剂量DU污染对伤口愈合的影响 | 第14-15页 |
一、 实验动物一般情况及伤口局部宏观观察 | 第14页 |
二、 各剂量组创面愈合时间的观察 | 第14页 |
三、 各剂量组已愈创面百分率的观察 | 第14-15页 |
第二部分 贫铀污染对伤口愈合影响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 第15-20页 |
一、 一般情况及伤口局部愈合情况 | 第15页 |
二、 外周血血细胞分析结果 | 第15-16页 |
三、 创面愈合时间 | 第16页 |
四、 已愈创面百分率 | 第16页 |
五、 创面愈合速度 | 第16-17页 |
六、 常规组织病理学观察 | 第17-18页 |
七、 胶原纤维染色 | 第18页 |
八、 伤口局部炎性细胞及修复细胞计数 | 第18-20页 |
第三部分 贫铀污染对伤口愈合影响的初步机理研究 | 第20-23页 |
一、 肿瘤坏死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的变化 | 第20-21页 |
二、 转化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的变化 | 第21-22页 |
三、 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的变化 | 第22-23页 |
讨论 | 第23-33页 |
结论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8页 |
附图 | 第38-47页 |
文献综述 | 第47-53页 |
个人情况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