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农药工业论文--杀虫剂论文--植物性杀虫剂论文

印楝素的萃取、分离、改性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 第5-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8页
   ·开发植物源农药 实现可持续发展第13-16页
     ·我国高毒化学合成农药的危害性第13页
     ·发展低毒植物源农药的必要性第13-14页
     ·我国的植物源农药资源第14-15页
     ·当前植物源农药发展现状第15-16页
     ·今后趋势第16页
   ·印楝的研究进展第16-26页
     ·印楝中的主要活性成分第17-18页
     ·印楝素的萃取方法第18-22页
     ·印楝杀虫剂对昆虫的作用方式和机制第22-23页
     ·印楝制剂商品化第23页
     ·印楝素杀虫活性研究进展第23-25页
     ·印楝的综合利用第25-26页
   ·研究目标与方案设计第26-28页
     ·印楝素的萃取工艺第26页
     ·印楝活性成分的分离和结构鉴定第26页
     ·室内活性研究方案第26-27页
       ·印楝素的杀虫活性第26页
       ·印楝素抑制植物病原菌和细菌的活性第26-27页
     ·印楝素的改性第27页
     ·印楝素的稳定性控制以及印楝制剂第27-28页
第二章 印楝中活性组分的分析方法第28-50页
   ·引言第28页
   ·印楝素A含量的高压液相分析第28-31页
     ·材料与方法第28-29页
     ·结果与分析第29-31页
       ·印楝素标准曲线的建立第29-30页
       ·回归方程的得出 ..第30页
       ·精密度分析第30页
       ·回收率分析第30-31页
       ·样品的测定与数据处理第31页
   ·印楝中柠檬素类物质总成分的分光光度法测定第31-37页
     ·材料与方法第32页
     ·结果与分析第32-37页
       ·实验条件的优化第32-35页
       ·印楝素标准曲线绘制第35-36页
       ·回归方程的得出第36页
       ·样品的测定与数据处理第36-37页
   ·印楝中活性成分的液-质联用分析第37-43页
     ·材料与方法第37页
     ·结果与分析第37-43页
   ·硅胶薄层层析分离印楝素的研究第43-49页
     ·实验部分第43-44页
     ·结果与分析第44-49页
       ·不同展开剂的影响第44-46页
       ·甲醇:二氯甲烷对印楝素粗提物分离结果第46-47页
       ·印楝素A的进一步提纯和核磁共振鉴定第47-49页
   ·结论第49-50页
第三章 常规溶剂萃取印楝素的研究第50-64页
   ·引言第50页
   ·从未榨油种仁中萃取印楝素的研究第50-58页
     ·原料设备及分析方法第52页
     ·实验步骤第52-53页
     ·结果与分析第53-58页
       ·单因子萃取条件的确定第53-56页
       ·萃取因子的优化第56-58页
 3 3 从经榨油后的种仁中萃取印楝素的研究第58-63页
     ·原料设备及分析方法第58页
     ·实验步骤第58-59页
     ·结果与分析第59-63页
       ·单因子萃取条件的确定第59-61页
       ·萃取因子的优化第61-63页
   ·结论第63-64页
第四章 新工艺萃取印楝素的研究第64-80页
   ·引言第64-65页
   ·微波辅助萃取印楝素的研究第65-70页
     ·原料设备及分析方法第65页
     ·实验步骤第65-66页
     ·结果与分析第66-70页
       ·单因子萃取条件的确定第66-69页
       ·萃取因子的优化第69-70页
       ·未榨油种仁的微波辅助萃取第70页
   ·CO2超临界流体萃取印楝素的研究第70-77页
     ·原料设备及分析方法第70-71页
     ·实验步骤第71页
     ·结果与分析第71-77页
       ·单因子萃取条件的影响第71-76页
       ·萃取因子的优化第76页
       ·从经榨油后的种仁中萃取印楝素的研究第76-77页
   ·三种萃取方法的比较第77-79页
     ·三种萃取方法的结果比较第77页
     ·电镜观察结果第77-79页
   ·结论第79-80页
第五章 印楝素的活性研究第80-101页
   ·引言第80页
   ·印楝素的室内杀虫毒力第80-90页
     ·材料与方法第80-81页
     ·结果与分析第81-89页
       ·对甜菜夜蛾死亡率的影响第81-86页
       ·对甜菜夜蛾体重的影响第86-88页
       ·对甜菜夜蛾化蛹的影响第88页
       ·对小菜蛾死亡率的影响第88-89页
     ·结论第89-90页
   ·印楝素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第90-93页
     ·材料与方法第90-91页
     ·结果与分析..第91-93页
       ·不同溶剂萃取的印楝素抑菌活性测定结果第91页
       ·印楝素对植物病原菌的毒力结果第91-93页
     ·结论第93页
   ·印楝素抑制细菌活性的研究第93-101页
     ·材料与方法第93-94页
     ·实验过程第94-96页
     ·结果与分析第96-99页
       ·最小抑菌浓度(MIC)第96-97页
       ·最小杀菌浓度(MBC)第97页
       ·抑菌效果的比较第97-98页
       ·抑菌曲线的绘制第98-99页
     ·结论第99-101页
第六章 印楝素的改性研究第101-111页
   ·引言第101页
   ·实验部分第101-102页
     ·原料设备第101页
     ·分析方法第101页
     ·实验步骤第101-102页
   ·结果与分析第102-110页
     ·氧化结果第102-103页
     ·氧化机理探讨第103-104页
     ·氧化产物的波谱分析第104-109页
     ·改性印楝素对小菜蛾的室内毒力第109-110页
   ·结论第110-111页
第七章 印楝素稳定性的研究第111-119页
   ·引言第111页
   ·实验部分第111-112页
     ·原料设备第111页
     ·实验方法第111-112页
   ·结果与分析第112-117页
     ·温度的影响第112-113页
     ·溶剂的影响第113-114页
     ·水的影响第114页
     ·酸碱性的影响第114-115页
     ·抗氧剂的影响第115-116页
     ·抗光剂的影响第116-117页
   ·结论第117-119页
第八章 印楝素乳油制剂的研究第119-127页
   ·引言第119页
   ·实验部分第119-120页
     ·实验材料第119页
     ·制剂配制方法第119-120页
     ·乳油质量的分析方法第120页
     ·印楝制剂室内活性测定第120页
   ·结果与分析第120-126页
     ·乳化剂的预选结果第120-121页
     ·助溶剂的筛选结果第121-122页
     ·印楝素乳油的优化结果第122-123页
     ·印楝乳油的热贮结果第123页
     ·印楝乳油制剂与市售产品的特性比较第123页
     ·印楝乳油制剂配方第123-124页
     ·印楝制剂对小菜蛾的室内毒力第124页
     ·成本核算第124-126页
   ·结论第126-127页
结论第127-130页
参考文献第130-138页
附录I 印楝素A的1H-NMR和13C-NMR谱图第138-145页
附录II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第145-146页
致谢第146页

论文共1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专利强制许可制度在环境保护中适用的若干问题研究
下一篇:高羊茅对氯化钠胁迫的生理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