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1页 |
1 绪 论 | 第11-22页 |
·论文选题及研究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内毒素血症的治疗现状 | 第11-14页 |
·血液净化的现状 | 第14-16页 |
·相关背景知识简介 | 第16-21页 |
·内毒素血症的发病机理 | 第16-17页 |
·内毒素的的结构及生物学活性 | 第17-19页 |
·多粘菌素B对内毒素血症的治疗作用 | 第19-20页 |
·自制血液净化平台去除内毒素单元介绍 | 第20-21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1-22页 |
2 固定有PMB吸附剂的新型吸附剂的设计及实现 | 第22-34页 |
·前言 | 第22-24页 |
·PMB配体固定化的设计 | 第24-25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25-26页 |
·制备固定PMB特异吸附剂的实验方法 | 第26-28页 |
·制备具有6个碳原子“手臂分子”的载体 | 第26页 |
·配体的固定化 | 第26-28页 |
·定性检测 | 第2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8-30页 |
·对带有不同长度“手臂分子”载体的分析 | 第28页 |
·PMB的吸收光度值的变化 | 第28页 |
·红外图谱分析结果 | 第28-30页 |
·影响PMB配体固定化量的各种因素 | 第30-34页 |
·活化载体时的戊二醛的浓度对配体固定化的影响 | 第30页 |
·活化载体时的pH值对配体固定化的影响 | 第30页 |
·PMB初始浓度对固定化的影响化 | 第30页 |
·配体偶联时间对固定化的影响 | 第30-31页 |
·配体偶联时不同pH值对固定化的影响 | 第31-34页 |
3 内毒素定量检测手段的建立及固定PMB吸附材料灌流实验的研究 | 第34-43页 |
·前言 | 第34-36页 |
·建立检验内毒素的荧光分析法 | 第36-40页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36页 |
·建立荧光分析法的标准曲线 | 第36-37页 |
·影响FITC-LPS溶液荧光强度的不同因素 | 第37-40页 |
·体外灌流实验 | 第40-43页 |
·灌流装置的建立 | 第40页 |
·灌流柱的制作 | 第40页 |
·灌流方法 | 第40-41页 |
·不同灌流条件对内毒素吸附的影响 | 第41-43页 |
4 固定PMB吸附剂对血液中总蛋白的吸附 | 第43-47页 |
·前言 | 第43页 |
·试验部分 | 第43-45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43-44页 |
·灌流实验 | 第44页 |
·血浆蛋白含量的测定 | 第44-4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5-47页 |
·结果 | 第45页 |
·讨论 | 第45-47页 |
5 固定PMB吸附剂对血液粘度的改善作用 | 第47-50页 |
·前言 | 第47页 |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47-48页 |
·检测吸附材料对血液粘度变化的实验方法 | 第48页 |
·制作灌流柱 | 第48页 |
·实验分组 | 第48页 |
·观测指标 | 第4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8-50页 |
·结果 | 第48-49页 |
·讨论 | 第49-50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主要结论 | 第50-51页 |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第51-52页 |
致 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附 录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