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构建之宪政分析
引言 | 第1-11页 |
第一部分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概述 | 第11-14页 |
一、 基本概念 | 第11-12页 |
(一) 信息 | 第11页 |
(二) 政府信息 | 第11-12页 |
二、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 第12-14页 |
(一) 制度性质 | 第12页 |
(二) 组成要素 | 第12-14页 |
第二部分 宪政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 第14-24页 |
一、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宪法理论基础 | 第14-24页 |
(一) 人民主权 | 第14-15页 |
(二) 法治 | 第15页 |
(三) 权利基础 | 第15-23页 |
(四) 保密主义的危害 | 第23-24页 |
二、 宪政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发展 | 第24页 |
第三部分 国外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以及对我们的启示 | 第24-32页 |
一、 各国信息公开制度 | 第24-31页 |
(一) 美国 | 第24-26页 |
(二) 日本 | 第26-29页 |
(三) 其他国家的信息公开制度 | 第29-31页 |
二、 启示 | 第31-32页 |
(一) 公开与保密的界定 | 第31页 |
(二) 便民原则 | 第31页 |
(三) 严格限制政府在信息公开方面的自由裁量权 | 第31页 |
(四) 地方推动立法,发挥新闻力量 | 第31-32页 |
第四部分 中国宪政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构建 | 第32-50页 |
一、 我国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必要性 | 第32-37页 |
(一) 是实现我国宪政的必然 | 第32-33页 |
(二) 是我国行政改革的必然 | 第33-37页 |
二、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37-42页 |
(一) 欠缺统一的政府信息公开立法体系 | 第37-38页 |
(二) 政府对信息资源高度垄断 | 第38-39页 |
(三) 政府信息的传播途径不畅通、形同虚设 | 第39-42页 |
三、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构建 | 第42-50页 |
(一) 宪法应对知情权予以确认 | 第42-43页 |
(二) 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法》 | 第43-47页 |
(三) 其它法律的配套 | 第47-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