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文献综述 | 第5-6页 |
前言 | 第6页 |
第一部分 原理篇 | 第6-16页 |
一、认证渊源考查 | 第6-9页 |
(一) “认证”术语渊源之考查 | 第6-7页 |
(二) 我国司法领域“认证”提法的历史渊源 | 第7-9页 |
二、行政诉讼认证的含义 | 第9-16页 |
(一) 中外关于“认证”基本含义的理解 | 第9-10页 |
(二) 行政诉讼认证制度的具体含义 | 第10-16页 |
第二部分 制度篇 | 第16-25页 |
三、我国现行行政诉讼认证制度 | 第16-25页 |
(一) 我国认证制度的发展 | 第16-18页 |
(二) 我国行政诉讼认证的具体规则 | 第18-25页 |
第三部分 完善篇 | 第25-35页 |
四、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行政诉讼认证模式 | 第25-26页 |
五、建立我国行政诉讼证明标准 | 第26-29页 |
(一) 行政诉讼的特殊证明标准——优势证明标准和和排除合理怀疑标准 | 第27-28页 |
(二) 行政诉讼的一般证明标准——明显优势证明标准 | 第28-29页 |
六、改进我国行政诉讼认证的具体方式和方法 | 第29-31页 |
(一) 当庭认证 | 第29-30页 |
(二) 裁判文书认证 | 第30-31页 |
(三) 行政诉讼认证方法 | 第31页 |
七、强化行政诉讼认证制度的程序和实体保障 | 第31-35页 |
(一) 完善庭前交换证据程序 | 第31页 |
(二) 完善庭审质证程序 | 第31-32页 |
(三) 建立当事人认证异议程序 | 第32页 |
(四) 完善证人出庭作证程序 | 第32-33页 |
(五) 完善与行政诉讼认证制度相关的其他制度 | 第33-35页 |
注释 | 第35-38页 |
参考书目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