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环境植物学论文

溴氯海因和二溴海因对棕囊藻及东海原甲藻的除藻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前言第8-17页
   ·赤潮治理研究的意义第8-9页
   ·赤潮研究的国内外进展第9-14页
     ·赤潮研究的方向第9-11页
     ·国内外赤潮治理方法概述第11-14页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思路第14-17页
     ·赤潮藻种的选择第14-16页
     ·藻种的培养第16页
     ·药物的筛选及除藻实验第16页
     ·球形棕囊藻(珠海株)生活史研究第16-17页
第二章 藻种的培养研究第17-24页
   ·材料和方法第17-18页
     ·材料和方法实验材料和仪器第17页
     ·藻种米源及培养第17-18页
     ·生长曲线的绘制第18页
     ·吸光度值对藻细胞密度标准曲线的绘制第18页
   ·结果与讨论第18-23页
     ·球形棕囊藻(汕头株)的培养研究第18-21页
     ·东海具齿原甲藻的培养研究第21-23页
   ·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溴氯海因对球形棕囊藻(汕头株)和东海具齿原甲藻的除藻研究第24-32页
   ·材料和方法第24-26页
     ·实验材料和仪器第24-25页
     ·溴氯海因纯度的测定第25页
     ·实验藻液的培养第25页
     ·溴氯海因除藻剂的配制第25-26页
     ·除藻实验第26页
   ·结果与讨论第26-31页
     ·溴氯海因对球形棕囊藻(汕头株)的除藻研究第26-29页
     ·溴氯海因对东海具齿原甲藻的除藻研究第29-30页
     ·溴氯海因对球形棕囊藻(汕头株)和东海具齿原甲藻除藻效果对比第30-31页
   ·小结第31-32页
第四章 二溴海因对球形棕囊藻(汕头株)利东海具齿原甲藻的除藻研究第32-39页
   ·材料和方法第32-34页
     ·实验材料和仪器第32-33页
     ·实验藻液的培养第33页
     ·二溴海因除藻剂的配制第33页
     ·除藻实验第33-34页
   ·结果与讨论第34-37页
     ·二溴海因对球形棕囊藻(汕头株)的除藻研究第34-35页
     ·二溴海因对东海具齿原甲藻的除藻研究第35-37页
     ·二溴海因对球形棕囊藻(汕头株)和东海具齿原甲藻的除藻效果对比第37页
   ·溴氯海因与二溴海因除藻效果比较第37-38页
     ·溴氯海因和二溴海因对球形棕囊藻(汕头株)的除藻效果比较第37-38页
     ·溴氯海因和二溴海因对东海具齿原甲藻的除藻效果比较第38页
   ·小结第38-39页
第五章 球形棕囊藻(珠海株)的实验室培养及生活史研究第39-55页
   ·材料和方法第39-41页
     ·实验材料和仪器第39页
     ·藻种的采集第39-40页
     ·藻种的纯化和培养第40-41页
     ·生长形态及生活史研究第41页
   ·结果与讨论第41-53页
     ·球形棕囊藻(珠海株)的种属第41-42页
     ·球形棕囊藻(珠海株)的培养研究第42-46页
     ·球形棕囊藻(珠海株)的生活史研究第46-53页
   ·小结第53-55页
第六章 球形棕囊藻(珠海株)赤潮的模拟除藻研究第55-62页
   ·材料和方法第55-56页
     ·实验材料和仪器第55页
     ·模拟除藻实验方法第55-56页
   ·结果与讨论第56-61页
     ·除藻实验结果第56-57页
     ·除藻结果分析第57-58页
     ·对其它生物的影响第58-59页
     ·溴氯海因和二溴海因对囊泡作用过程及机理探讨第59-61页
   ·小结第61-62页
总结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附表第68-69页
附录第69-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肝癌切除预后因素及抗复发外科综合治疗对策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我国古代科技文献的保存与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