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 第1-24页 |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21页 |
·DSS以及群决策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多层次、多属性系统的多目标群决策 | 第16-17页 |
·基于多Agent的DIGDSS的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 | 第21-24页 |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 第21页 |
·论文结构 | 第21-24页 |
第2章 多层次、多属性的多目标群决策系统建模 | 第24-32页 |
·引言 | 第24-25页 |
·群决策系统的构成描述 | 第25-26页 |
·决策问题的描述 | 第26-28页 |
·决策过程 | 第28-30页 |
·系统结构模型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的处理方法研究 | 第32-52页 |
·引言 | 第32页 |
·属性值的统计处理方法 | 第32-34页 |
·决策矩阵的归一化处理方法 | 第34-37页 |
·向量归一化法 | 第34-35页 |
·线性变换法 | 第35页 |
·指数函数变换式变换法 | 第35-37页 |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权重自学习方法研究 | 第37-42页 |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权重自学习方法 | 第39-41页 |
·权重自学习步骤 | 第41-42页 |
·应用实例 | 第42-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4章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方案评价 | 第52-62页 |
·引言 | 第52-53页 |
·DEA的C~2GS~2模型 | 第53-55页 |
·对C~2GS~2模型的改进 | 第55-57页 |
·改进的C~2GS~2模型的方案评价步骤 | 第57-59页 |
·应用实例 | 第59-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5章 基于多AGENT的DIGDSS系统框架与软件实现方法 | 第62-80页 |
·引言 | 第62-63页 |
·基于UML的多AGENT建模方法 | 第63-68页 |
·UML基本思想 | 第63-64页 |
·基于组织分析的多Agent系统建模思路 | 第64页 |
·DIGDSS组织的角色定义 | 第64-66页 |
·Agent组织的静态结构建模 | 第66-67页 |
·Agent交互行为建模 | 第67-68页 |
·AGENT的实现方法 | 第68-71页 |
·Agent的结构 | 第68-69页 |
·Agent的程序设计方法 | 第69-71页 |
·基于多AGENT的DIGDSS的总体框架 | 第71-73页 |
·基于B/S和J2EE的DIGDSS软件结构 | 第73-79页 |
·J2EE平台和相关技术 | 第73-75页 |
·基于B/S和J2EE的DIGDSS软件结构与软件开发 | 第75-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6章 AGENT的通信机制及其实现方法 | 第80-99页 |
·引言 | 第80-81页 |
·多AGENT系统的通信方法 | 第81-82页 |
·DIGDSS中多AGENT之间的基本通信行为 | 第82-83页 |
·结构化多AGENT通信体SMACB的设计 | 第83-85页 |
·KQML规范下基于JAVA的多AGENT通信原语集的设计 | 第85-91页 |
·KQML通信模型 | 第86-87页 |
·SACL语言 | 第87-88页 |
·基于Java的通信原语集SACLFC设计 | 第88-91页 |
·DIGDSS通信机制的设计与实现 | 第91-94页 |
·DIGDSS中AGENT之间通信的实现技术 | 第94-98页 |
·NetDDE方法实现Agent之间的实时广播通讯 | 第95-96页 |
·多线程技术实现某两个Agent之间实时通讯 | 第96-97页 |
·基于J2EE的DIGDSS整体通信模式 | 第97-98页 |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第7章 基于对策论的AGENT协商机制及其实现方法 | 第99-125页 |
·引言 | 第99-100页 |
·基于对策论的AGENT协商机制研究 | 第100-110页 |
·基于对策论的协商 | 第100-103页 |
·协商机制描述 | 第103-104页 |
·Agent协商结构 | 第104-105页 |
·基于NMBGT的多Agent系统的协商过程描述 | 第105-110页 |
·DIGDSS协商联盟的建立 | 第110-117页 |
·协商联盟的构成 | 第110-111页 |
·协商联盟的构成算法 | 第111-113页 |
·多边协商算法 | 第113-117页 |
·协商联盟构成算法的稳定性检验 | 第117-119页 |
·多Agent系统协商稳定性问题 | 第117-118页 |
·基于Nash平衡的协商联盟构成算法稳定性研究 | 第118-119页 |
·DIGDSS的协商的实现 | 第119-120页 |
·应用实例 | 第120-124页 |
·本章小结 | 第124-125页 |
第8章 应用实例:基于多AGENT的物流DIGDSS的开发与应用 | 第125-134页 |
·物流DIGDSS实现的功能和技术特点 | 第125-126页 |
·物流DIGDSS的系统功能结构 | 第126-127页 |
·物流DIGDSS应用实例 | 第127-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133-134页 |
第9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34-137页 |
·论文的研究成果 | 第134-135页 |
·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 第135-137页 |
致谢 | 第137-138页 |
参考文献 | 第138-14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第1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