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论文--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论文--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毛泽东的《矛盾论》及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致谢第1-6页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11页
1 绪论第11-16页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第11-12页
     ·《矛盾论》其现实目的是服务于中国社会的改造第11页
     ·《矛盾论》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第11-12页
     ·《矛盾论》在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展现新的活力第12页
   ·相关内容的研究现状第12-14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4页
   ·主要观点第14-16页
     ·《矛盾论》是为了解决中国革命的紧迫问题而写作的第14页
     ·个性与共性问题的关系是矛盾问题的精髓第14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解决矛盾的动态过程第14-16页
2 《矛盾论》写作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前提第16-24页
   ·《矛盾论》写作的历史背景第16-19页
     ·旧中国处于激烈而复杂的矛盾之中第16-17页
     ·从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到唯物辩证法的论战第17-18页
     ·教条主义一度使中国革命陷入绝境第18-19页
   ·《矛盾论》的理论前提第19-24页
     ·直接的理论来源第20页
     ·苏联30年代哲学教科书提供思想资料第20-22页
     ·对中国传统哲学优秀成果的批判继承第22-24页
3 《矛盾论》的主要思想有生动的实践内容第24-33页
   ·矛盾的普遍性要求人们科学的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第24-26页
     ·毛泽东对抗日战争时期的矛盾的分析第24-25页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矛盾的分析第25-26页
   ·矛盾的特殊性要求人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第26-29页
     ·毛泽东对中国特殊国情的具体分析第26-28页
     ·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特殊道路的探索第28-29页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推动着事物向前发展第29-33页
     ·矛盾的同一性要求不仅要研究矛盾本身,还要研究导致矛盾转化的具体条件第29-30页
     ·提出两类矛盾说: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第30-33页
4 《矛盾论》对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第33-42页
   ·我国社会充满矛盾,和谐社会的实现是一个过程第33-35页
     ·矛盾是事物的普遍法则,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也不例外第33-34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正视矛盾、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的动态过程第34-35页
   ·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着的矛盾有着不同于以往的显著特点第35-38页
     ·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有新动向,并呈复杂趋势第35-36页
     ·当前我国人民内部矛盾集中表现为利益矛盾第36-38页
   ·要用和谐的理念和方法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38-42页
     ·和谐(即矛盾同一性)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第39页
     ·矛盾斗争性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手段第39-40页
     ·形成均衡的利益格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目标第40-42页
5 结论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作者简历第45-47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消费异化与审美救赎
下一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