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致冷红外图像成像系统的研制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1 绪论 | 第6-12页 |
·红外焦平面阵列(IRFPA)的现状、发展及应用 | 第6-9页 |
·IRFPA的现状与发展 | 第6-8页 |
·IRFPA技术的应用 | 第8-9页 |
·红外热成像系统简介 | 第9-10页 |
·本论文所做的工作 | 第10-12页 |
2 红外成像原理以及算法介绍 | 第12-21页 |
·数字图像处理基本概念及特点 | 第12-14页 |
·图像处理系统的硬件组成 | 第12-13页 |
·采样和量化 | 第13页 |
·图像处理的流程 | 第13-14页 |
·数字图像的直方图 | 第14-16页 |
·直方图概念 | 第14页 |
·基本原理 | 第14-15页 |
·直方图均衡化 | 第15-16页 |
·现行的红外图像增强技术 | 第16-20页 |
·现行的红外图像增强技术介绍 | 第16页 |
·各种增强技术之间的比较 | 第16-20页 |
·基于本系统的图像增强技术 | 第20-21页 |
3 系统硬件设计 | 第21-46页 |
·信号采集模块 | 第22-25页 |
·A/D的选择 | 第23-24页 |
·FIFO的选择 | 第24-25页 |
·信号处理部分 | 第25-35页 |
·FPGA信号处理部分 | 第25-28页 |
·FPGA的功能与结构简介 | 第25-26页 |
·FPGA模块的电路 | 第26-28页 |
·DSP信号处理部分 | 第28-31页 |
·CPLD的功能与电路 | 第31-35页 |
·信号输出单元 | 第35-38页 |
·数字输入 | 第35-36页 |
·时钟输入 | 第36页 |
·灰度操作 | 第36-37页 |
·地面和电源面 | 第37页 |
·信号输出部分原理图 | 第37-38页 |
·电源网络部分 | 第38-42页 |
·各种电源之间的特点和比较 | 第38-39页 |
·电源IC选择 | 第39-41页 |
·电源分配系统网络 | 第41-42页 |
·系统的其他硬件模块 | 第42-46页 |
·系统监控模块 | 第42-44页 |
·上位机通信模块 | 第44-46页 |
4 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46-60页 |
·程序初始化部分 | 第47-54页 |
·SRAM的初始化 | 第47-51页 |
·DSP的初始化部分 | 第51-53页 |
·串口的初始化和FIFO的初始化 | 第53-54页 |
·直方图统计及均衡 | 第54-55页 |
·DSP和FPGA之间的握手 | 第55-56页 |
·串口通信 | 第56-58页 |
·FPGA信号预处理部分 | 第58-60页 |
5 结束语 | 第60-62页 |
·本论文的工作总结 | 第60页 |
·有待进一步进行的工作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