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英文摘要) | 第4-5页 |
| 目录 | 第5-7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8页 |
| ·课题目的和意义 | 第7-10页 |
| ·课题的目的 | 第7-8页 |
| ·课题的意义 | 第8-10页 |
| ·中学数学概念学习障碍的涵义及界定 | 第10-13页 |
| ·概念及中学数学概念的特点 | 第10-11页 |
| ·中学数学概念学习障碍的界定 | 第11-13页 |
| ·国内外研究状况和进展 | 第13-16页 |
| ·论文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概念学习障碍的理论基础 | 第18-23页 |
| ·中学数学概念学习障碍的心理学基础 | 第18-19页 |
| ·中学数学概念学习障碍再认识 | 第19-21页 |
| ·前人研究的不足 | 第19-20页 |
| ·本文观点 | 第20-21页 |
| ·各种障碍之间的关系 | 第21-22页 |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 第三章 中学数学概念学习障碍产生的原因 | 第23-39页 |
| ·日常概念 | 第23-25页 |
| ·日常概念名称与数学概念名称 | 第23-24页 |
| ·社会环境知识或经验 | 第24页 |
| ·科学概念对数学概念学习的影响 | 第24-25页 |
| ·思维习惯与学习方式 | 第25-27页 |
| ·思维习惯与数学概念学习的关系 | 第25页 |
| ·思维习惯对中学数学概念学习造成的障碍 | 第25-26页 |
| ·学习方式对中学数学概念学习造成的障碍 | 第26-27页 |
| ·学生观念 | 第27-28页 |
| ·学生概括能力 | 第28-30页 |
| ·数学对象多重辨别的能力 | 第28-29页 |
| ·对概念间关系的概括能力 | 第29页 |
| ·概括难度和层次的增加及心理年龄的影响 | 第29-30页 |
| ·教材 | 第30-32页 |
| ·教材内容的编排顺序、难度 | 第30-31页 |
| ·教材内容结构 | 第31-32页 |
| ·语言 | 第32-36页 |
| ·符号语言 | 第33-34页 |
| ·文字语言 | 第34-35页 |
| ·数学概念名称 | 第35-36页 |
| ·教师的观念、教法 | 第36-38页 |
| ·教师观念 | 第36页 |
| ·教学方法 | 第36-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四章 消除中学数学概念学习障碍的方法 | 第39-51页 |
| ·中学数学概念学习障碍的诊断 | 第39页 |
| ·教学观念的改变 | 第39-41页 |
| ·改变教学观念 | 第39-40页 |
| ·实现教学反思 | 第40-41页 |
| ·改进教学方法 | 第41-45页 |
| ·计算机辅助教学 | 第45-48页 |
| ·计算机辅助教学对消除中学数学概念学习障碍的理论意义 | 第45-46页 |
| ·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消除中学数学概念学习障碍中的实践 | 第46-48页 |
| ·促进积极数学概念学习动机的活动 | 第48-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注释 | 第51-54页 |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