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洁净煤技术和跳汰选煤 | 第11-12页 |
·跳汰选煤过程控制的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跳汰过程智能控制策略 | 第16-19页 |
·工业过程的智能控制 | 第16-18页 |
·跳汰过程智能控制的策略 | 第18-19页 |
·控制策略的实现方案 | 第19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9-21页 |
第二章 跳汰选煤过程控制中需考虑的主要问题 | 第21-31页 |
·跳汰选煤过程概述 | 第21-23页 |
·床层分层状态和分选效果 | 第23-25页 |
·不同密度颗粒在床层中的分布规律 | 第23-24页 |
·分层状态对分选效果的影响 | 第24-25页 |
·影响分层状态的主要因素 | 第25-30页 |
·床层松散度对分层状态的影响 | 第25-28页 |
·脉动水流对分层状态的影响 | 第28-30页 |
·排料对分层状态的影响 | 第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跳汰过程参数检测方法的研究 | 第31-52页 |
·跳汰过程参数测量的现状 | 第31页 |
·用γ射线密度探测器检测床层密度的原理与实践 | 第31-48页 |
·γ射线床层密度探测器工作原理 | 第32-36页 |
·γ射线探测系统 | 第36-39页 |
·γ射线探测系统的实验室研究与现场应用 | 第39-48页 |
·床层松散度的测量 | 第48-49页 |
·其它信息的测量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四章 分层状态的识别方法研究 | 第52-74页 |
·分层状态信息的获取 | 第53-59页 |
·分层状态信息简述 | 第53-54页 |
·松散信息的获取方法 | 第54-59页 |
·基于历史数据分析的床层状态表征 | 第59-73页 |
·床层松散状态的表征 | 第59-63页 |
·床层分布状态的表征 | 第63-71页 |
·基于现场数据记录与处理的分层状态识别结果及与人工筛分浮沉结果的对照关系 | 第71-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五章 选煤过程状态参数间关系的实验室研究 | 第74-87页 |
·实验装置 | 第74-76页 |
·单室跳汰机的结构 | 第74-76页 |
·单室跳汰机的工作过程 | 第76页 |
·风水操作制度对脉动水流特性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 | 第76-82页 |
·不同跳汰频率下水流速度及加速度的变化 | 第76-78页 |
·跳汰频率相同进气期不同对水流速度及加速度的影响 | 第78-80页 |
·跳汰频率相同进排气期比例变化对水流速度及加速度的影响 | 第80-82页 |
·风阀操作特性对床层松散的作用 | 第82-83页 |
·床层松散度与分层状态的关系 | 第83-85页 |
·本章小结 | 第85-87页 |
第六章 建立于分层状态识别基础上的跳汰机分层过程控制专家系统 | 第87-98页 |
·产生式专家系统原理 | 第87-89页 |
·跳汰机分层过程控制专家系统的构造 | 第89-94页 |
·分层过程控制专家系统知识获取途径 | 第89-90页 |
·分层过程控制专家系统知识库的建立 | 第90-92页 |
·专家系统推理 | 第92-94页 |
·分层过程控制系统的实现 | 第94-96页 |
·数据库的建立及访问 | 第94-96页 |
·分层过程控制系统的软件框图 | 第96页 |
·本章小结 | 第96-98页 |
第七章 跳汰选煤过程的协调控制 | 第98-103页 |
·本系统模糊排料控制的特点 | 第98-100页 |
·改进模糊排料控制问题的提出 | 第98-99页 |
·模糊排料系统给定值的修正方法 | 第99-100页 |
·跳汰选煤过程的协调控制 | 第100-101页 |
·现场运行情况 | 第101-102页 |
·本章小结 | 第102-103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3-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0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109-110页 |
致谢 | 第110-111页 |
独创性说明 | 第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