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5页 |
第一部分 前言 | 第15-36页 |
1 特有现象及中国特有属 | 第15-17页 |
2 保护遗传学研究进展 | 第17-23页 |
·保护遗传学的产生 | 第17-19页 |
·保护遗传学的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遗传多样性 | 第19-20页 |
·保护单元的确定 | 第20页 |
·群体遗传结构及保护策略制定 | 第20-21页 |
·保护遗传学研究中的分子标记技术 | 第21-23页 |
3 分子亲缘地理学研究进展 | 第23-33页 |
·分子亲缘地理学发展简史 | 第24-25页 |
·植物分子亲缘地理学研究 | 第25-29页 |
·叶绿体基因组概况 | 第26-27页 |
·叶绿体基因组的种内变异 | 第27-28页 |
·植物分子亲缘地理学研究中的技术方法 | 第28-29页 |
·叶绿体DNA在植物分子亲缘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 第29-33页 |
4 金钱槭属植物生物学特性及其研究现状 | 第33-35页 |
·金钱槭 | 第33页 |
·云南金钱槭 | 第33-34页 |
·金钱槭属植物研究现状 | 第34-35页 |
5 本研究来源、主要内容及意义 | 第35-36页 |
第二部分 研究材料与方法 | 第36-47页 |
1 金钱槭属植物生存现状调查 | 第36-38页 |
·野外调查 | 第36-37页 |
·土壤指标、叶绿素含量测定 | 第37-38页 |
·土壤指标测定 | 第37页 |
·叶绿素提取及含量计算 | 第37-38页 |
2 金钱槭、云南金钱槭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38-42页 |
·野外取样 | 第38-39页 |
·基因组DNA提取 | 第39-40页 |
·DNA纯度检测 | 第40页 |
·电泳检测 | 第40页 |
·分光光度计检测 | 第40页 |
·RAPD随机扩增引物筛选及PCR扩增 | 第40-41页 |
·数据处理 | 第41-42页 |
3 云南金钱槭形态变异研究 | 第42-43页 |
·野外取样 | 第42页 |
·形态指标测量 | 第42-43页 |
·数据处理 | 第43页 |
4 金钱槭属植物分子亲缘地理学研究 | 第43-47页 |
·野外取样 | 第43页 |
·基因组DNA提取 | 第43页 |
·PCR-RFLP分析 | 第43-47页 |
·cpDNA引物筛选 | 第44页 |
·扩增反应体系 | 第44页 |
·扩增程序 | 第44页 |
·扩增产物酶切和电泳分离 | 第44-46页 |
·数据处理 | 第46-47页 |
第三部分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7-80页 |
1 金钱槭属植物生存现状 | 第47-51页 |
·土壤指标及叶绿素含量测定 | 第47页 |
·生存现状 | 第47-51页 |
·云南金钱槭 | 第48-49页 |
·金钱槭 | 第49-51页 |
2 适用于金钱槭属植物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 | 第51-52页 |
3 金钱槭居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52-58页 |
·金钱槭居群RAPD分析多态位点比率(PPB) | 第52页 |
·金钱槭居群遗传多样性及其分布 | 第52-55页 |
·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Nei基因多样性指数 | 第52-54页 |
·AMOVA分析 | 第54-55页 |
·金钱槭居群间遗传距离(ID)和遗传一致度(GI) | 第55页 |
·金钱槭居群遗传距离聚类分析(UPGMA) | 第55-57页 |
·金钱槭居群主成分分析(PCA) | 第57-58页 |
·金钱槭居群遗传变异指标间的相关性 | 第58页 |
·金钱槭居群间遗传距离与地理隔离的相关性及显著性检验 | 第58页 |
4 云南金钱槭居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58-65页 |
·云南金钱槭居群的多态位点比率(PPB) | 第58-60页 |
·云南金钱槭居群遗传多样性及其分布 | 第60-61页 |
·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Nei基因多样性指数 | 第60-61页 |
·AMOVA分析 | 第61页 |
·云南金钱槭居群间遗传距离(ID)和遗传一致度(GI) | 第61页 |
·云南金钱槭聚类分析 | 第61-63页 |
·个体聚类分析 | 第62-63页 |
·居群聚类分析 | 第63页 |
·云南金钱槭居群主成分分析(PCA) | 第63-64页 |
·云南金钱槭遗传多样性与生态因子间的相关性 | 第64-65页 |
·遗传多样性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64页 |
·遗传多样性指标与生态因子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64页 |
·遗传距离与地理隔离相关性分析 | 第64-65页 |
5 云南金钱槭居群形态变异及其与遗传变异的相关性 | 第65-71页 |
·云南金钱槭居群内形态变异 | 第65-68页 |
·云南金钱槭居群间形态变异 | 第68-69页 |
·云南金钱槭居群聚类分析 | 第69页 |
·云南金钱槭形态变异与生态因子相关性 | 第69-70页 |
·云南金钱槭形态变异与遗传变异相关性 | 第70-71页 |
6 金钱槭属植物分子亲缘地理学研究 | 第71-80页 |
·酶切产物多态性 | 第71-72页 |
·单倍型及其分布 | 第72-73页 |
·金钱槭属植物cpDNA多样性 | 第73-75页 |
·金钱槭地理单元间的相对基因流 | 第75-76页 |
·系统进化树 | 第76-78页 |
·可能的冰期避难所及冰期后迁居路线 | 第78-80页 |
第四部分 讨论 | 第80-93页 |
1 金钱槭与云南金钱槭遗传多样性的比较研究 | 第80-83页 |
2 云南金钱槭形态变异产生机制及其与遗传变异的关系 | 第83-85页 |
3 金钱槭属植物叶绿体DNA多样性 | 第85-86页 |
4 金钱槭地理单元遗传结构 | 第86-88页 |
5 金钱槭属植物居群进化历史 | 第88-90页 |
6 金钱槭属植物致濒原因及保护策略 | 第90-93页 |
·金钱槭属植物致濒原因 | 第90-91页 |
·金钱槭属植物的保护策略 | 第91-93页 |
第五部分 结论与后续研究及展望 | 第93-97页 |
1 主要结论 | 第93-96页 |
·金钱槭属植物生存现状 | 第93页 |
·金钱槭与云南金钱槭遗传多样性的比较研究 | 第93-94页 |
·云南金钱槭形态变异产生机制及其与遗传变异的关系 | 第94页 |
·金钱槭属植物叶绿体DNA多样性 | 第94-95页 |
·金钱槭地理单元遗传结构 | 第95页 |
·金钱槭属植物居群进化历史 | 第95页 |
·金钱槭属植物致濒原因及保护策略 | 第95-96页 |
2 后续研究及展望 | 第96-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8页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108-109页 |
致谢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