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古代文学(~1840年)论文

《唐音统签》研究

中文摘要第1-8页
英文摘要第8-10页
绪论第10-15页
 一、 《唐音统签》的历代著录和研究第10-13页
 二、 《唐音统签》的意义第13-15页
第一章 明人总集唐诗的源流和《唐音统签》的编纂第15-33页
 第一节 明人总集唐诗概说第15-24页
  一. 概述第15-16页
  二. 《古诗纪》和《唐诗类苑》第16-18页
  三. 《唐诗纪》的编纂和影响第18-20页
  四. 明末茅元仪的《全唐诗》第20-22页
  五. 胡震亨、季振宜的工作第22-24页
 第二节 《唐音统签》编纂始末第24-29页
  一. 始末第24-26页
  二. 襄赞和依托第26-29页
 第三节 《唐音统签》的刊布、流传和后世的利用第29-33页
第二章 《唐音统签》的体例第33-50页
 第一节 全集编纂体例的源流第33-39页
 第二节 《唐音统签》的基本体例和特色第39-50页
  一. 基本体例第39-41页
  二. 编例中的创格第41-45页
  三. 总体特色和失误第45-50页
第三章 《唐音统签》中的别集第50-101页
 上编: 别集版本渊源考述第52-85页
  第一节 《唐音统签》收录别集的概貌第52-57页
   一、 《唐音癸签》对唐人别集的调查第53-55页
   二、 《唐音统签》收录别集的概况第55-57页
  第二节 《唐诗纪》和《唐音统签》初盛唐别集的关系第57-71页
   一、 《唐诗纪》和季振宜《稿本》、清修《全唐诗》的关系第57-59页
   二、 《唐诗纪》和《唐音统签》的相似第59-61页
   三、 《唐诗纪》和《唐音统签》初盛唐别集比较第61-71页
  第三节 《唐音统签》和朱警《唐百家诗集》的关系第71-85页
   一、 朱警《唐百家诗集》概述第71-75页
   二、 《唐百家诗集》和《唐音统签》的关系第75-85页
 下编: 《唐音统签》对别集的整理第85-101页
  第四节 对诗人本集的补遗第85-95页
  第五节 各集的编次体例第95-101页
第四章 《唐音统签》的辑诗第101-153页
 上编: 辑诗的主要来源(一)第103-115页
  第一节 概述第103-105页
  第二节 初盛唐部分的辑诗和《唐诗纪》第105-108页
  第三节 《己签》的辑诗第108-115页
 中编: 辑诗的主要文献来源(二)第115-140页
  第四节 《庚签》的方外、宫闺诗第115-126页
   一、 僧诗(卷八七二至卷九一二)第115-122页
   二、 道士诗(卷九一一至卷九一六)第122-123页
   三、 宫闺诗(卷九一七至卷九二六)第123-126页
  第五节 《辛签》中的偈颂第126-140页
   一、 编录的原则和整体框架第127-128页
   二、 前十一卷的来源及与《五灯会元》的关系第128-136页
   三、 道世颂和名僧语录第136-140页
 下编: 《唐音统签》辑诗的编次第140-153页
  第六节 《己签》小传的概貌第140-141页
  第七节 《己签》的编次体例第141-145页
  第八节 《己签》对中晚唐诗人科第的考订和编次第145-153页
第五章 《唐音统签》的用书第153-185页
 第一节 由《用书简目》所反映的文献釆录概况第154-157页
 第二节 对《文苑英华》的利用第157-161页
 第三节 《唐诗纪事》的作用和贻误第161-167页
 第四节 《唐音统签》中的“唐人选唐诗”第167-185页
  一、 《唐诗纪》和《唐音统签》对《丹阳集》的辑考第168-173页
  二、 《唐音统签》中所存的《玉台后集》片断第173-175页
  三、 《唐音统签》所采《中兴间气集》的评语第175-181页
  四、 对《国秀集》和《才调集》的采辑第181-185页
附录(一) 胡震亨年谱第185-196页
附录(二) 《唐百家诗集》版本渊源考略第196-205页
表1: 《唐音统签》用书简目第205-217页
参考书目第217-227页

论文共22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加强DSB的裁决执行:WTO争议解决机制的改革
下一篇:胡塞尔意向性学说:历史的回顾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