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人体通信的接收器模拟前端设计与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1 绪论 | 第12-18页 |
| ·论文的研究背景 | 第12-15页 |
| ·线体域网(WBAN) | 第12-15页 |
| ·人体通信技术 | 第15页 |
| ·接收器模拟前端的设计 | 第15页 |
|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 | 第15-16页 |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6页 |
| ·论文的主要创新 | 第16页 |
| ·论文的组织安排 | 第16-18页 |
| 2 人体通信的研究 | 第18-30页 |
| ·人体通信中的耦合方式 | 第20-23页 |
| ·电流耦合方式 | 第20-21页 |
| ·电容耦合方式 | 第21-22页 |
| ·耦合方式的比较 | 第22-23页 |
| ·对于人体通信研究的回顾 | 第23-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3 人体通信接收器系统设计 | 第30-41页 |
| ·接收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 第30-33页 |
| ·灵敏度 | 第30-31页 |
| ·噪声系数 | 第31页 |
| ·线性度 | 第31-33页 |
| ·动态范围 | 第33页 |
| ·不同的接收器结构比较 | 第33-39页 |
| ·超外差接收器 | 第33-34页 |
| ·零中频接收器 | 第34-38页 |
| ·低中频接收器 | 第38页 |
| ·接收器结构的选择 | 第38-39页 |
| ·零中频接收器系统设计 | 第39-40页 |
| ·系统指标分配 | 第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4 各电路模块的设计及仿真 | 第41-69页 |
| ·单端转双端放大器设计 | 第41-45页 |
| ·混频器设计 | 第45-51页 |
| ·混频器的性能参数 | 第45-47页 |
| ·混频器的分类 | 第47-48页 |
| ·电路设计 | 第48-49页 |
| ·电路仿真 | 第49-50页 |
| ·混频器性能参数 | 第50-51页 |
| ·低通滤波器设计 | 第51-68页 |
| ·滤波器分类 | 第51-52页 |
| ·常见的逼近函数滤波器 | 第52-54页 |
| ·低通滤波器的电路实现结构 | 第54-55页 |
| ·滤波器的主要性能参数 | 第55-56页 |
| ·滤波器设计 | 第56-58页 |
| ·运算放大器设计 | 第58-67页 |
| ·滤波器仿真结果 | 第67-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5 总结与展望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
| 作者简介 | 第74页 |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