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5页 |
§1.1 研究电气设绝缘在线监测技术的重要意义 | 第8-9页 |
§1.1.1 电力系统电气设备故障及监测方法的现状 | 第8页 |
§1.1.2 采用绝缘在线监测技术的优越性 | 第8-9页 |
§1.2 变电站在线监测系统的技术现状 | 第9-10页 |
§1.3 采用基准源法的分布式在线监测系统 | 第10-13页 |
§1.3.1 传统分布式在线监测系统工作原理 | 第10-11页 |
§1.3.2 基准源法的在线监测系统 | 第11-13页 |
§1.4 本次硕士课题所完成的工作 | 第13-14页 |
小结 | 第14-15页 |
第二章 采用基准源法的分布式在线监测系统工作原理 | 第15-33页 |
§2.1 电容型高压电气设备在线监测的基本方法 | 第15-19页 |
§2.1.1 介损和电容量测量原理 | 第15-16页 |
§2.1.2 数字波形分析法 | 第16-18页 |
§2.1.3 传统分布式系统监测原理 | 第18-19页 |
§2.2 基于基准源法在线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 | 第19-32页 |
§2.2.1 系统总体结构 | 第19-21页 |
§2.2.2 基准源法的理论分析 | 第21-24页 |
§2.2.3 基准源法误差因素及解决方法 | 第24-32页 |
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在线监测系统的通信技术 | 第33-43页 |
§3.1 用于系统数据通信技术的选择 | 第33-36页 |
§3.1.1 现有几种总线技术介绍 | 第33-34页 |
§3.1.2 绝缘在线监测系统数据通信特点 | 第34-35页 |
§3.1.3 选择RS485总线作为通信技术 | 第35-36页 |
§3.2 在线监测系统的数据通信技术 | 第36-42页 |
§3.2.1 RS485总线的物理层标准 | 第36-37页 |
§3.2.2 RS485网络的硬件组成及控制方式 | 第37-39页 |
§3.2.3 在线监测系统数据通信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 第39-42页 |
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在线监测系统下位机硬件电路设计 | 第43-50页 |
§4.1 下位机硬件总体工作原理 | 第43-44页 |
§4.2 下位机信号调理板组成及工作原理 | 第44-46页 |
§4.2.1 采用AD7502的多路开关电路 | 第44-45页 |
§4.2.2 测量放大器电路 | 第45-46页 |
§4.2.3 极性变换电路 | 第46页 |
§4.3 基于80C196KB的单片机控制电路设计 | 第46-49页 |
§4.3.1 程序及数据存储器的扩展 | 第47-48页 |
§4.3.2 下位机地址自动生成电路 | 第48-49页 |
§4.3.3 RS485接口电路 | 第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在线监测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50-64页 |
§5.1 下位机196汇编语言程序 | 第50-59页 |
§5.1.1 下位机主控程序 | 第50页 |
§5.1.2 发送、接收通信接口程序 | 第50-55页 |
§5.1.3 A/D采样子程序设计方法 | 第55-58页 |
§5.1.4 基波傅立叶系数计算程序 | 第58-59页 |
§5.2 上位机Visual Basic6.0语言通信及计算程序编制 | 第59-63页 |
§5.2.1 现场总线通信接口程序模块 | 第60-62页 |
§5.2.2 绝缘参数计算程序 | 第62-63页 |
小结 | 第63-64页 |
第六章、 在线监测系统低压模拟试验及试验数据 | 第64-68页 |
§6.1 下位机测量电路自身精度试验 | 第64页 |
§6.2 传感器固有角差试验 | 第64-65页 |
§6.3 单台下位机模拟传统在线监测系统介损测量试验 | 第65-66页 |
§6.4 基准源法在线监测系统低压模拟试验 | 第66-67页 |
小结 | 第67-68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实际应用的讨论 | 第68-71页 |
§7.1 结论 | 第68页 |
§7.2 基准源法在线监测系统应用中的问题 | 第68-71页 |
§7.2.1 变电站内基准源的选取 | 第68-69页 |
§7.2.2 系统扩展方法 | 第69页 |
§7.2.3 上传数据幀的长度选择 | 第69-70页 |
§7.2.4 实现远程控制 | 第70-71页 |
小结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