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刑事裁判效力论

前言第1-8页
第一章 论题的解析第8-20页
 一、 刑事裁判的界定第8-16页
  (一) 刑事裁判的含义第8-12页
  (二) 刑事裁判的理论分类第12-16页
 二、 刑事裁判效力的根据第16-20页
  (一) 裁判效力与法的效力的关系第16-17页
  (二) 裁判效力与司法权的关系第17-18页
  (三) 裁判效力与正当程序的关系第18-20页
第二章 刑事裁判的成立和生效第20-31页
 一、 刑事裁判的成立第20-22页
 二、 刑事裁判的生效第22-25页
 三、 刑事裁判的确定第25-26页
 四、 关于裁判效力的几种学说第26-31页
  (一) 日本学者团藤重光的裁判效力理论第26-27页
  (二) 台湾学者陈朴生的裁判效力理论第27-28页
  (三) 台湾学者黄东熊的裁判效力理论第28-31页
第三章 刑事裁判的效力Ⅰ--形式效力第31-36页
 一、 拘束力第31-34页
 二、 形式确定力第34-36页
第四章 刑事裁判的效力Ⅱ--内容效力第36-49页
 一、 既判力第36-44页
  (一) 既判力的含义第36-38页
  (二) 既判力的本质和根据第38-42页
  (三) 既判力的范围第42-44页
 二、 执行力第44-46页
  (一) 执行力的含义第44-45页
  (二) 研究执行力的意义第45页
  (三) 执行力的起始时间第45-46页
  (四) 执行力的障碍第46页
 三、 附随效力第46-49页
  (一) 有罪裁判的附随效力第46-47页
  (二) 无罪裁判的附随效力第47-49页
第五章 刑事裁判效力理论体系在我国的构建与完善第49-58页
 一、 以无效裁判理论为切点第49-51页
 二、 以既判力理论为核心第51-54页
 三、 以世界的眼光发展我国的裁判效力理论体系第54-58页
结论第58-60页
主要参考书目第60-62页
后记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应用蛋白质组学寻找胰腺癌早期诊断标志和病理机制线索以及筛选、研究细胞内与脆性X智力低下蛋白(FMRP)相互作用的分子靶标
下一篇:平等的困惑--女性主义平等观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