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销与反倾销法律制度研究--兼论我国《反倾销条例》的进步、不足与完善
前言 | 第1-10页 |
第一章 倾销 | 第10-21页 |
一、 倾销的概念和特征 | 第10-12页 |
(一) 倾销的概念 | 第10-11页 |
(二) 倾销的特征 | 第11-12页 |
二、 倾销的分类 | 第12-15页 |
(一) 经济学上的倾销的基本分类 | 第12-13页 |
(二) 不应征税的倾销类型 | 第13-15页 |
三、 倾销的条件 | 第15-16页 |
四、 倾销的合理性 | 第16-19页 |
(一) 倾销合理性的经济学解释 | 第16-17页 |
(二) 倾销合理性的法学解释 | 第17-19页 |
小结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反倾销法律制度研究 | 第21-43页 |
一、 反倾销法的产生 | 第21-25页 |
(一) 反倾销法产生的背景 | 第21-24页 |
(二) 反倾销法律制度的建立 | 第24-25页 |
二、 反倾销法的作用及其变化 | 第25-28页 |
(一) 反倾销法的历史作用 | 第25-26页 |
(二) 反倾销法的现代作用 | 第26-28页 |
三、 关于倾销和反倾销法的争论 | 第28-32页 |
(一) 关于倾销导致了资源的错误配置问题 | 第29-30页 |
(二) 关于倾销价格在出口国受到补贴问题 | 第30页 |
(三) 关于倾销的“出口失业”问题 | 第30-31页 |
(四) 关于低于生产成本销售问题 | 第31-32页 |
四、 反倾销法存在的合理性 | 第32-34页 |
(一) 倾销对进口国的影响 | 第32-33页 |
(二) 倾销对出口国的影响 | 第33-34页 |
(三) 倾销对第三国的影响 | 第34页 |
五、 反倾销法律制度的缺陷 | 第34-41页 |
(一) 反倾销法的立法目的与实际效果的差距 | 第35-37页 |
(二) 反倾销法的实践中存在严重被滥用的情形 | 第37-41页 |
小结 | 第41-43页 |
第三章 我国《反倾销条例》的进步、不足与完善 | 第43-52页 |
一、 我国《反倾销条例》的进步 | 第43-47页 |
(一) 倾销的确定 | 第43-44页 |
(二) 损害的确定 | 第44-45页 |
(三) 倾销与损害的因果关系 | 第45-46页 |
(四) 反倾销调查 | 第46页 |
(五) 反倾销税的追溯征收 | 第46-47页 |
(六) 行政复议和司法审查 | 第47页 |
二、 我国《反倾销条例》的不足及其完善 | 第47-51页 |
(一) 倾销的确定 | 第48页 |
(二) 损害的确定 | 第48-50页 |
(三) 反规避问题 | 第50页 |
(四) 公共利益条款 | 第50-51页 |
小结 | 第51-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书目 | 第53-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