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部门经济论文--种植业论文

中国大米的国际竞争力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导言第7-14页
 一、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第7-8页
 二、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8-12页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2-13页
 四、 研究的创新点第13-14页
第一章 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理论与测度方法第14-26页
 一、 竞争力理论的发展研究第14-19页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论述第14-16页
  (二) 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比较优势理论第16-17页
  (三) 波特的竞争理论第17-19页
 二、 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及影响因素第19-22页
  (一) 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概念第19-20页
  (二) 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第20-21页
  (三) 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与比较优势的关系第21-22页
 三、 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测度方法及其评价第22-26页
  (一) 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测度的显示性指标第22-24页
  (二) 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测度的分析性指标第24-26页
第二章 我国大米的国际竞争力现状分析第26-32页
 一、 我国大米的进出口贸易分析第26-29页
  (一) 我国大米进出口贸易基本情况第26-27页
  (二) 我国大米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分析第27页
  (三) 我国大米进出口的国别结构分析第27-29页
  (四) 我国大米进出口的品种结构分析第29页
 二、 我国大米的国际竞争优劣分析第29-32页
  (一) 贸易专业化系数(TSC)第29-30页
  (二) 显示性比较优势系数(RCA)第30-32页
第三章 我国大米的国际竞争力潜力--大米的比较优势分析第32-43页
 一、 我国大米的比较优势分析第32-37页
  (一) 我国大米比较优势的测度方法--国内资源成本法第32-34页
  (二) 中国大米比较优势的实证分析第34-37页
 二、 我国大米的地区比较优势分析第37-40页
  (一) 大米地区比较优势测算模型的选择第37-38页
  (二) 大米地区比较优势的实证研究第38-40页
 三、 我国大米比较优势的影响因素分析第40-43页
  (一) DRCC影响因素与DRCC的灰色关联度分析第40-41页
  (二) 影响DRCC的主要因素变动趋势分析第41-43页
第四章 我国大米的供需平衡与贸易潜力分析第43-60页
 一、 我国大米的生产、消费与流通第43-51页
  (一) 我国大米(稻谷)的生产与供给第43-48页
  (二) 我国大米的消费与需求第48-50页
  (三) 我国大米的市场流通第50-51页
 二、 我国大米的供需平衡分析第51-57页
  (一) 我国大米(稻谷)生产的制约因素第51-53页
  (二) 我国大米(稻谷)生产量预测第53-54页
  (三) 我国大米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第54-55页
  (四) 我国大米需求量预测第55-56页
  (五) 我国大米的供需平衡分析第56-57页
 三、 我国大米的贸易潜力分析第57-60页
  (一) 加入WTO后我国大米所面临的新贸易环境第57-59页
  (二) 我国大米的贸易潜力分析第59-60页
第五章 提高我国大米国际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第60-65页
 一、 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实施大米产业化经营第60-61页
 二、 加大大米生产投入,调整布局,优化结构第61-62页
  (一) 切实加大大米生产的投入第61页
  (二) 调整大米生产布局第61页
  (三) 优化大米品种、品质结构第61-62页
 三、 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第62-63页
 四、 提高大米精深加工的水平第63页
 五、 制定和完善大米出口促进政策,加大大米的国内支持力度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具有引导变量的多层递阶方法在八五五农场天气预报中的应用
下一篇:带观测噪声系统参数估计新方法和新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