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桩极限承载力的数值研究
第1章 绪论 | 第1-15页 |
·桩基工程概述及其新的发展 | 第8-10页 |
·桩基工程概述 | 第8-9页 |
·桩基工程的发展新趋势 | 第9-10页 |
·论文选题的背景以及意义 | 第10页 |
·研究概况及发展动态 | 第10-13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页 |
·论文的假定和定义 | 第13-15页 |
·单桩极限承载力定义 | 第13-14页 |
·论文的假定 | 第14-15页 |
第2章 实验数据的神经网络处理 | 第15-34页 |
·静载试验介绍 | 第15-17页 |
·实验数据整理 | 第17-29页 |
·某市黄荆大桥试桩概况 | 第17-19页 |
·江汉四桥试桩 | 第19-21页 |
·龙感湖大桥试桩 | 第21-23页 |
·东西湖高架桥试桩 | 第23-25页 |
·仙人渡汉江大桥试桩 | 第25-27页 |
·荆州长江公路大桥试桩 | 第27-29页 |
·实验结果 | 第29页 |
·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的神经网络方法 | 第29-34页 |
·神经网络方法概述 | 第29-31页 |
·神经网络用于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 | 第31-34页 |
第3章 单桩极限承载力分析的理论基础 | 第34-42页 |
·单桩极限承载力分析方法 | 第34-37页 |
·弹性理论法 | 第34页 |
·荷载传递法 | 第34-36页 |
·剪切位移法 | 第36-37页 |
·有限元法在桩基分析中的应用 | 第37-38页 |
·有限元法概述 | 第37页 |
·有限元法的解题步骤 | 第37-38页 |
·计算软件的介绍 | 第38-42页 |
·软件的介绍 | 第38-42页 |
第4章 单桩竖向荷载下的分析计算 | 第42-60页 |
·有限元建模 | 第42-45页 |
·建模方法的选择 | 第42页 |
·模型简化和假设 | 第42页 |
·实体模型的建立 | 第42-44页 |
·单元的选择 | 第44-45页 |
·有限元网格的划分 | 第45页 |
·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45页 |
·弹塑性条件下的单桩分析 | 第45-52页 |
·土体的本构关系 | 第45-48页 |
·ANSYS中的土体本构关系 | 第48-49页 |
·计算结果 | 第49-52页 |
·计算模型分析 | 第52-54页 |
·模型计算长度NL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 第52-53页 |
·模型计算宽度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 第53-54页 |
·单桩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54-60页 |
·ANSYS的二次开发技术简介 | 第54-55页 |
·单桩极限承载力影响因素计算参数 | 第55页 |
·桩长对桩的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 第55-57页 |
·桩直径对桩的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 第57-58页 |
·桩土模量比对桩的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 第58-60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结论 | 第60页 |
·展望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