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6页 |
图目录 | 第6-7页 |
表目录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1 技术背景 | 第10页 |
§1.1.2 应用背景 | 第10-11页 |
§1.1.3 课题研究范围 | 第11页 |
§1.2 安全ORB功能需求及其关键技术 | 第11-12页 |
§1.3 课题目标 | 第12页 |
§1.4 主要工作 | 第12-13页 |
§1.5 论文结构 | 第13-14页 |
第二章 CORBA计算模型 | 第14-21页 |
§2.1 基于分布式对象计算的CORBA | 第14-15页 |
§2.1.1 CORBA简介 | 第14页 |
§2.1.2 CORBA计算模型主要思想 | 第14-15页 |
§2.2 CORBA中的代理—ORB | 第15-17页 |
§2.3 CORBA通信模型 | 第17-21页 |
§2.3.1 通信协议层次模型 | 第17-18页 |
§2.3.2 IOR的结构 | 第18-19页 |
§2.3.3 GIOP的三要素 | 第19-21页 |
第三章 CORBA安全服务研究 | 第21-29页 |
§3.1 CORBA安全服务概述 | 第21页 |
§3.2 CORBA安全参考模型 | 第21-25页 |
§3.2.1 相关概念 | 第21-22页 |
§3.2.2 安全参考模型 | 第22-24页 |
§3.2.3 安全域与安全管理 | 第24-25页 |
§3.3 CORBA安全体系结构 | 第25-29页 |
§3.3.1 基于应用程序角度的描述 | 第25-28页 |
§3.3.2 管理者可见的模型 | 第28页 |
§3.3.3 基于对象系统实现者角度的描述 | 第28-29页 |
第四章 基于微内核和构件化技术的ORB实现 | 第29-40页 |
§4.1 基于微内核技术的ORB | 第29-35页 |
§4.1.1 现有的ORB实现技术 | 第29-30页 |
§4.1.2 基于微内核技术的ORB实现 | 第30-32页 |
§4.1.3 构件化技术在OBus系统中的实现 | 第32-34页 |
§4.1.4 与其它实现技术的比较 | 第34-35页 |
§4.2 基于微内核ORB的互操作协议实现 | 第35-40页 |
第五章 基于SSL协议OBus安全系统的设计 | 第40-50页 |
§5.1 基于SSL的安全互操作协议SSLIOP | 第40-45页 |
§5.1.1 SSL安全协议 | 第40-43页 |
§5.1.2 安全互操作协议SSLIOP实现分析 | 第43-45页 |
§5.2 基于构件化框架OBUS安全模型的设计 | 第45-50页 |
§5.2.1 中间件安全服务协议层次结构 | 第45页 |
§5.2.2 SSLIOP协议子模块的设计 | 第45-48页 |
§5.2.3 SSLIOP协议在系统中的工作模式设计 | 第48-50页 |
第六章 基于SSL协议OBus安全系统的实现与测试 | 第50-63页 |
§6.1 安全配置服务的实现 | 第50-51页 |
§6.2 安全上下文服务的实现 | 第51-53页 |
§6.3 SSLIOP协议类的实现 | 第53-60页 |
§6.3.1 安全组件对象的实现 | 第53-54页 |
§6.3.2 描述体对象的实现 | 第54-55页 |
§6.3.3 地址及地址解析器对象的实现 | 第55-56页 |
§6.3.4 传输对象的实现 | 第56-59页 |
§6.3.5 SSLIOP协议信息传送流程 | 第59-60页 |
§6.4 OBUS系统安全测试 | 第60-63页 |
§6.4.1 安全连接测试 | 第60-61页 |
§6.4.2 安全通信测试 | 第61-63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5页 |
附录B: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