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水稻卷叶性状研究及相关基因的效应分析

中文摘要第1-7页
英文摘要第7-11页
0 文献综述第11-1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6-20页
   ·供试材料第16页
   ·杂交配组第16页
   ·田间设计第16-17页
   ·实验方法第17-20页
     ·无性系群体的构建第17-18页
     ·DNA提取与标记方法第18页
     ·田间测定项目及方法第18-2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0-44页
   ·卷叶基因的效应第20-28页
     ·R1_((t))卷叶基因的效应第20-28页
       ·各组合秧苗素质及茎蘖动态第20页
       ·叶长和叶宽的表现第20-22页
       ·卷曲度的表现第22页
       ·叶基角的表现第22-23页
       ·披垂度的表现第23-24页
       ·叶面积指数及消光系数第24页
       ·叶绿素含量差异第24-25页
       ·光合速率的差异第25-27页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第27-28页
   ·不同卷叶基因效应的分析第28-36页
     ·卷曲度的表现第29-30页
     ·叶基角的表现第30-31页
     ·披垂度的表现第31-32页
     ·消光系数及叶面积指数第32页
     ·叶绿素含量差异第32-33页
     ·光合速率的差异第33-34页
     ·各组合经济性状及配合力的分析第34-36页
   ·关于卷叶的遗传第36-42页
     ·卷叶基因的显隐性关系第36-38页
     ·卷叶基因之间的等位性第38-39页
     ·卷叶性状的遗传模式第39-42页
       ·遗传模式1:非等位卷叶基因效应的累加第39-41页
       ·遗传模式2:非等位卷叶基因间的互补作用第41-42页
   ·卷叶基因的初步定位第42-44页
     ·91SP068/奇妙香群体的卷叶基因的初步定位第42-43页
     ·TQ/Lemont群体的卷叶基因的初步定位第43-44页
3 小结与讨论第44-51页
   ·卷叶效应的优劣第44-46页
     ·R1_((t))卷叶基因对水稻生育期的影响第44-45页
     ·R1_((t))卷叶基因对经济性状的影响第45页
     ·不同卷叶基因的效应第45-46页
   ·卷叶组合的栽培特点第46-47页
   ·卷叶性状的遗传第47-48页
   ·卷叶性状研究的两个主要问题第48-50页
     ·叶片卷曲度的合理范围问题第48-50页
     ·卷叶基因效应的研究方法第50页
   ·水稻卷叶性状在育种中的利用途径第50-51页
     ·培育光能利用率更高的株型品种第50页
     ·改善杂交水稻中后期的株型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研究——对我国资本外逃的实证分析
下一篇:大连电信电子商务系统的规划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