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图表索引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10-13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1.3 本文的研究重点、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1.4 论文框架 | 第15-16页 |
第二章、 风险投资概述 | 第16-28页 |
2.1 风险投资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 第16-19页 |
2.1.1 风险投资的历史回顾 | 第16-17页 |
2.1.2 风险投资的发展趋势 | 第17-19页 |
2.2 风险投资的特征与作用 | 第19-22页 |
2.2.1 风险投资的特征 | 第19-20页 |
2.2.2 风险投资的作用 | 第20-22页 |
2.3 风险投资的组织制度 | 第22-27页 |
2.3.1 风险投资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 第22-24页 |
2.3.2 风险资本的来源和风险投资机构的类型 | 第24-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风险投资运作分析 | 第28-39页 |
3.1 风险投资的运作机理 | 第28-29页 |
3.2 风险投资的运作流程 | 第29-32页 |
3.3 风险投资运作流程的改进 | 第32-34页 |
3.4 风险投资的风险控制策略 | 第34-38页 |
3.4.1 风险投资项目的筛选与管理 | 第34-35页 |
3.4.2 组合投资策略 | 第35-38页 |
3.4.3 分段投资策略 | 第3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风险投资决策分析 | 第39-50页 |
4.1 风险投资决策分析的特点 | 第39-40页 |
4.2 风险投资决策分析的过程 | 第40-41页 |
4.3 风险辨识和风险程度分析 | 第41-44页 |
4.3.1 风险辨识 | 第41-43页 |
4.3.2 风险程度分析 | 第43-44页 |
4.4 风险与效益的结合点 | 第44-47页 |
4.4.1 多个项目投资组合的风险与收益集合 | 第44-45页 |
4.4.2 风险与收益无差异曲线 | 第45-46页 |
4.4.3 风险投资R-E模型的建立 | 第46-47页 |
4.5 风险投资常用决策方法的比较研究 | 第47-49页 |
4.5.1 风险投资常用的决策方法 | 第47-49页 |
4.5.2 对风险投资决策方法的分析评价 | 第4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多层次分析法的应用 | 第50-68页 |
5.1 层次分析法原理 | 第50-55页 |
5.1.1 多目标决策 | 第50-51页 |
5.1.2 层次分析法的起源 | 第51页 |
5.1.3 层次分析法的主要步骤 | 第51-55页 |
5.2 风险投资决策的多层次分析法模型 | 第55-66页 |
5.2.1 风险投资决策的系统结构设计 | 第55-57页 |
5.2.2 关于多目标综合评价体系的几点说明 | 第57-60页 |
5.2.3 实证分析 | 第60-66页 |
5.2.4 层次分析法决策模型的结果分析 | 第66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六章、 改善风险投资决策所处的体制环境 | 第68-75页 |
6.1 中外风险投资发展的体制环境比较 | 第68-72页 |
6.1.1 美国风险投资的发展 | 第68-69页 |
6.1.2 亚洲风险投资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 | 第69-71页 |
6.1.3 中国风险投资的发展 | 第71页 |
6.1.4 对比中外风险投资发展的分析结论 | 第71-72页 |
6.2 对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业进行环境建设的几点建议 | 第72-74页 |
6.2.1 对我国风险投资发展障碍的认识 | 第72-73页 |
6.2.2 几点建议 | 第73-74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 | 第75-77页 |
7.1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 第75-76页 |
7.2 对进一步深入研究风险投资问题的建议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