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语表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文献综述 | 第9-45页 |
一、 祖国医学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研究概况 | 第9-21页 |
(一) 病因病机研究 | 第10-11页 |
(二) 辨证分型研究 | 第11页 |
(三) 治疗方法研究 | 第11-19页 |
(四) 治疗机制探讨 | 第19-21页 |
二、 现代医学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研究概况 | 第21-45页 |
(一)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概述 | 第21-22页 |
(二)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理解剖 | 第22-23页 |
(三)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理生理 | 第23-29页 |
(四)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因探讨 | 第29-32页 |
(五)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分型 | 第32-34页 |
(六)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 第34-38页 |
(七)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 | 第38-45页 |
实验研究 | 第45-66页 |
一、 立题依据 | 第45-53页 |
(一) 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 | 第45-46页 |
(二) 垂体-卵巢轴、垂体-肾上腺轴与多囊卵巢综合征 | 第46-47页 |
(三) 卵巢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与多囊卵巢综合征 | 第47-49页 |
(四) 细胞凋亡与多囊卵巢综合征 | 第49-53页 |
二、 实验材料 | 第53-56页 |
(一) 实验动物 | 第53页 |
(二) 实验药物 | 第53-54页 |
(三) 主要试剂 | 第54-55页 |
(四) 主要仪器 | 第55-56页 |
三、 实验方法 | 第56-60页 |
(一) 造模方法 | 第56页 |
(二) 分组及给药方法 | 第56页 |
(三) 垂体、肾上腺、卵巢形态学观察方法 | 第56-57页 |
(四) 血清LH、FSH、T、E_2水平测定方法 | 第57-58页 |
(五) 卵巢Bcl-2、Bax、Fas、IGF-1R表达测定方法 | 第58页 |
(六) 卵巢Bcl-2(Bax、Fas、IGF-1)mRNA表达测定方法 | 第58-60页 |
(七) 统计学方法 | 第60页 |
四、 实验结果 | 第60-66页 |
(一) 垂体形态学观察结果 | 第60页 |
(二) 肾上腺形态学观察结果 | 第60-61页 |
(三) 卵巢形态学观察结果 | 第61-62页 |
(四) 血清LH、FSH、T、E_2水平测定结果 | 第62-63页 |
(五) 卵巢Bcl-2、Bcl-2 mRNA表达测定结果 | 第63-64页 |
(六) 卵巢Bax、Bax mRNA表达测定结果 | 第64页 |
(七) 卵巢Fas、Fas mRNA表达测定结果 | 第64-65页 |
(八) 卵巢IGF-1R、IGF-1 mRNA表达测定结果 | 第65-66页 |
讨论 | 第66-78页 |
一、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因病机和治疗原则 | 第66-67页 |
二、 卵巢Ⅱ号的组成及功效 | 第67-70页 |
三、 卵巢Ⅱ号对垂体形态学的影响 | 第70-71页 |
四、 卵巢Ⅱ号对肾上腺形态学的影响 | 第71-72页 |
五、 卵巢Ⅱ号对卵巢形态学的影响 | 第72-73页 |
六、 卵巢Ⅱ号对血清LH、FSH、T、E_2水平的影响 | 第73-74页 |
七、 卵巢Ⅱ号对卵巢Bcl-2、Bcl-2 mRNA表达的影响 | 第74-75页 |
八、 卵巢Ⅱ号对卵巢Bax、Bax mRNA表达的影响 | 第75页 |
九、 卵巢Ⅱ号对卵巢Fas、Fas mRNA表达的影响 | 第75-76页 |
十、 卵巢Ⅱ号对卵巢IGF-1R、IGF-1 mRNA表达的影响 | 第76-78页 |
结论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99页 |
附图 | 第99-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