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6页 |
·细胞凋亡及其免疫学特性 | 第14-18页 |
·细胞凋亡的特征及意义 | 第14-15页 |
·有关凋亡免疫学特性的传统研究 | 第15-16页 |
·免疫原性凋亡的研究现状 | 第16页 |
·免疫原性凋亡的分子学特征 | 第16-18页 |
·癌症及其免疫治疗进展 | 第18-20页 |
·癌症疾病的现状 | 第18-19页 |
·肿瘤疾病的免疫治疗 | 第19页 |
·凋亡细胞的免疫原性与肿瘤治疗 | 第19-20页 |
·艰难梭菌毒素及其生理学特性 | 第20-24页 |
·艰难梭菌及其毒素 | 第20-22页 |
·艰难梭菌毒素 A(TcdA)的促凋亡特性 | 第22页 |
·艰难梭菌毒素 A(TcdA)的促炎症特性 | 第22-23页 |
·有关艰难梭菌毒素 A(TcdA)的重组毒素 | 第23-24页 |
·研究意义 | 第24页 |
·研究创新点 | 第24-25页 |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第二章 艰难梭菌毒素 A 诱导 CT26 细胞的凋亡 | 第26-40页 |
·引言 | 第26页 |
·实验材料 | 第26-28页 |
·细胞和毒素 | 第26页 |
·主要药品与试剂 | 第26-27页 |
·实验设备与耗材 | 第27-28页 |
·实验方法 | 第28-33页 |
·溶液的配制 | 第28-30页 |
·实验器皿的无菌处理 | 第30页 |
·细胞复苏 | 第30页 |
·细胞传代 | 第30-31页 |
·细胞冻存 | 第31页 |
·毒素处理 | 第31页 |
·细胞形态观察 | 第31页 |
·细胞 DNA 含量检测(subG1细胞群分析) | 第31-32页 |
·细胞凋亡检测 | 第32页 |
·蛋白免疫印迹法 | 第32-33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3-38页 |
·TcdA引起细胞形态的改变 | 第33-34页 |
·TcdA诱导CT26发生凋亡 | 第34-38页 |
·TcdA激活CT26肿瘤细胞的半胱天冬氨酸酶Caspase3 | 第38页 |
·小结 | 第38-40页 |
第三章 艰难梭菌毒素A诱导CRT的外翻和HSP70的分泌 | 第40-49页 |
·引言 | 第40页 |
·实验材料 | 第40-42页 |
·细胞和毒素 | 第40页 |
·主要药品与试剂 | 第40-41页 |
·实验设备与耗材 | 第41-42页 |
·实验方法 | 第42-44页 |
·溶液的配制 | 第42页 |
·实验器皿的无菌处理 | 第42页 |
·细胞复苏 | 第42页 |
·细胞传代 | 第42页 |
·细胞冻存 | 第42页 |
·流式细胞术分析 | 第42-43页 |
·细胞裂解样品制备 | 第43页 |
·细胞培养上清蛋白样品的制备 | 第43-44页 |
·Western Blot分析 | 第44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4-47页 |
·TcdA诱导钙网蛋白(CRT)的膜转位 | 第44-46页 |
·TcdA对热激蛋白 70(HSP70)的胞内表达或位置定位的影响 | 第46-47页 |
·小结 | 第47-49页 |
第四章 艰难梭菌毒素A诱导凋亡的CT26细胞刺激DC细胞的免疫刺激特性 | 第49-61页 |
·引言 | 第49页 |
·实验材料 | 第49-51页 |
·细胞、毒素和小鼠 | 第49页 |
·主要药品与试剂 | 第49-50页 |
·实验设备与材料 | 第50-51页 |
·实验方法 | 第51-55页 |
·溶液的配制 | 第51页 |
·实验器皿的无菌处理 | 第51页 |
·细胞复苏 | 第51-52页 |
·细胞传代 | 第52页 |
·细胞冻存 | 第52页 |
·DC细胞制备 | 第52页 |
·CFSE染色方法 | 第52-53页 |
·DC吞噬实验 | 第53页 |
·DC成熟实验 | 第53页 |
·脾细胞制备 | 第53-54页 |
·肿瘤与DC共孵育细胞体外激活T细胞 | 第54页 |
·ELISA检测 | 第54-55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5-59页 |
·小结 | 第59-61页 |
第五章 艰难梭菌毒素A处理的CT26细胞诱导机体的抗肿瘤免疫效应 | 第61-76页 |
·引言 | 第61页 |
·实验材料 | 第61-62页 |
·细胞、毒素和小鼠 | 第61页 |
·主要药品与试剂 | 第61-62页 |
·实验设备与材料 | 第62页 |
·实验方法 | 第62-67页 |
·溶液的配制 | 第62-63页 |
·实验器皿的无菌处理 | 第63页 |
·细胞复苏 | 第63页 |
·细胞传代 | 第63页 |
·细胞冻存 | 第63页 |
·凋亡的CT26细胞准备 | 第63页 |
·PBS溶液准备 | 第63页 |
·活细胞准备 | 第63-64页 |
·实验动物随机分组 | 第64-65页 |
·凋亡细胞的腹股沟皮下注射 | 第65页 |
·活细胞的背部皮下注射 | 第65页 |
·测量肿瘤大小 | 第65页 |
·免疫模型检测小鼠特异性免疫反应 | 第65-66页 |
·体内抗肿瘤效应的长期性评估 | 第66-67页 |
·T 细胞的体内激活 | 第67页 |
·ELISA 检测方法 | 第67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7-71页 |
·TcdA处理CT26细胞在体内的免疫可以有效预防肿瘤的生长 | 第67-69页 |
·TcdA处理CT26细胞在体内的免疫可以刺激T细胞的特异性抗肿瘤反应 | 第69-70页 |
·TcdA诱导凋亡的 CT26 细胞在机体诱导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具有长期效用性 | 第70-71页 |
·小结 | 第71-73页 |
结论和展望 | 第73页 |
结论 | 第73-74页 |
展望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附件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