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定性仿真概述 | 第11-23页 |
·定性仿真的产生 | 第11-12页 |
·定性仿真的产生历史 | 第11页 |
·定性仿真的定义 | 第11页 |
·定性仿真的定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发展概况 | 第12-14页 |
·定性仿真的三种基本方法 | 第13-14页 |
·定性仿真概述 | 第14-16页 |
·定性仿真研究的主要目标 | 第14页 |
·定性仿真的意义 | 第14-15页 |
·定性仿真过程 | 第15页 |
·定性仿真与定量仿真方法的区别 | 第15页 |
·定性仿真与定性推理的关系 | 第15-16页 |
·定性仿真的应用 | 第16-19页 |
·用于现场的项目 | 第16-17页 |
·用于实验室研究阶段的应用项目 | 第17页 |
·尚处于原型阶段的项目 | 第17-18页 |
·目前定性仿真发展状态 | 第18-19页 |
·定性建模和定性推理方法 | 第19-20页 |
·定性仿真的局限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 第20-22页 |
·定性仿真的新发展方向 | 第20-21页 |
·定性仿真的局限性 | 第21-22页 |
·小结 | 第22-23页 |
第二章 QSIM算法 | 第23-34页 |
·定性仿真方法研究的背景 | 第23页 |
·QSIM方法 | 第23-29页 |
·定性结构 | 第24页 |
·两种定性约束条件 | 第24-25页 |
·定性微分方程 | 第25-26页 |
·定性行为 | 第26-29页 |
·定性仿真过程简略说明 | 第29-30页 |
·输入和输出 | 第29页 |
·QSIM仿真方法 | 第29-30页 |
·筛选择术 | 第30页 |
·QSIM算法举例 | 第30-32页 |
·QSIM定性仿真方法的流程 | 第32-34页 |
第三章 模糊数学基础 | 第34-41页 |
·模糊数学的产生背景 | 第34页 |
·基本概念 | 第34-36页 |
·模糊集合及隶属度 | 第34-35页 |
·模糊集合的运算法则 | 第35-36页 |
·模糊量与精确量之间的转化 | 第36-39页 |
·模糊集合的水平截集 | 第36-37页 |
·精确量转化为模糊量 | 第37页 |
·精确数转化为模糊数 | 第37-39页 |
·模糊集合与普通集合转化的例子 | 第39-41页 |
第四章 FQSIM算法 | 第41-60页 |
·FQSIM算法中的模糊定性变量 | 第41-48页 |
·模糊量空间 | 第41-42页 |
·定性变量的模糊方法表示 | 第42-43页 |
·模糊定性约束 | 第43-48页 |
·FQSIM算法的行为模型 | 第48-55页 |
·模糊定性变量持续时间的确定 | 第48-50页 |
·FQSIM算法中模糊定性变量的状态转移规则及到达时间的确定 | 第50-54页 |
·模糊定性变量的行为描述 | 第54-55页 |
·FQSIM算法的状态过滤机制 | 第55-60页 |
·对象后继状态的产生 | 第55-56页 |
·定性状态过滤方法 | 第56-60页 |
第五章 实例分析 | 第60-70页 |
·FQSIM算法分析 | 第60-63页 |
·QSIM算法分析 | 第63-67页 |
·分析比较两种算法 | 第67-68页 |
·论文工作总结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