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英文摘要 | 第3-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4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7-9页 |
1.1.1 国际背景 | 第7-9页 |
1.1.2 国内背景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情况 | 第9-12页 |
1.2.1 国外研究情况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情况 | 第11-12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2-14页 |
第2章 中国金融电子化的发展背景 | 第14-24页 |
2.1 金融电子化意义 | 第14-15页 |
2.2 金融电子化作用 | 第15-18页 |
2.3 知识经济与金融电子化的关系 | 第18-21页 |
2.3.1 知识经济含义界定 | 第19页 |
2.3.2 知识经济与金融电子化的关系 | 第19-20页 |
2.3.3 知识经济给金融业带来的挑战 | 第20-21页 |
2.4 中国金融电子化发展的入世背景 | 第21-24页 |
第3章 工业化国家金融电子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24-38页 |
3.1 工业化国家金融电子化发展历史、现状及发展动因 | 第24-27页 |
3.1.1 工业化国家金融电子化发展历史 | 第24-25页 |
3.1.2 工业化国家金融电子化发展现状 | 第25-27页 |
3.1.3 工业化国家金融电子化的发展动因 | 第27页 |
3.2 工业化国家金融电子化的发展趋势 | 第27-31页 |
3.2.1 客户化趋势 | 第27-28页 |
3.2.2 集成化趋势 | 第28-29页 |
3.2.3 业务外包趋势 | 第29-30页 |
3.2.4 业务再造趋势 | 第30页 |
3.2.5 金融衍生趋势 | 第30-31页 |
3.3 工业化国家金融电子化经验对我国银行的借鉴意义 | 第31-38页 |
3.3.1 工业化国家金融电子化发展的M架构理论 | 第31-33页 |
3.3.2 工业化国家金融电子化对中国银行业的启示 | 第33-35页 |
3.3.3 工业化国家金融电子化对中国银行业可资借鉴的教训 | 第35-38页 |
第4章 国内金融电子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38-47页 |
4.1 国内金融电子化发展现状 | 第38-43页 |
4.1.1 人民银行金融电子化发展现状 | 第38-39页 |
4.1.2 大型国有商业银行金融电子化发展现状 | 第39-40页 |
4.1.3 中小型商业银行金融电子化发展现状 | 第40-43页 |
4.2 国内金融电子化存在问题 | 第43-45页 |
4.2.1 传统业务改造问题 | 第44页 |
4.2.2 中间业务发展问题 | 第44页 |
4.2.3 资产业务发展问题 | 第44-45页 |
4.2.4 新兴业务发展问题 | 第45页 |
4.3 国内金融电子化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45-47页 |
第5章 中国金融电子化的发展策略 | 第47-60页 |
5.1 做好金融电子化的统筹规划工作 | 第47-50页 |
5.1.1 人民银行在电子化统筹规划中的作用 | 第48-49页 |
5.1.2 各商业银行总行在电子化统筹规划中的作用 | 第49-50页 |
5.2 建立现代银行科技管理的新思维 | 第50-53页 |
5.2.1 建立创新机制 | 第50页 |
5.2.2 引入专家决策机制 | 第50-51页 |
5.2.3 重塑投资理念 | 第51-52页 |
5.2.4 借助外部力量走社会化之路 | 第52-53页 |
5.3 科学确立商业银行电子化的实施步骤及目标 | 第53-57页 |
5.3.1 搞好商业银行电子化的基础建设 | 第53-54页 |
5.3.2 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智能管理信息系统 | 第54页 |
5.3.3 大力开展新兴业务 | 第54-57页 |
5.4 建立科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 第57-58页 |
5.5 促进信息技术与银行业务的有机结合 | 第58-60页 |
5.5.1 关注IT技术发展动态 | 第58-59页 |
5.5.2 大胆采用新技术 | 第59-60页 |
后记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