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6页 |
一、 发回重审制度概述 | 第6-10页 |
(一) 概念 | 第6页 |
(二) 特征 | 第6-7页 |
(三) 适用条件 | 第7页 |
(四) 法律后果 | 第7页 |
(五) 发回重审的理论基础和研究价值 | 第7-10页 |
二、 我国发回重审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10-14页 |
(一) 旧中国的发回重审制度 | 第10-12页 |
(二) 革命根据地时期的发回重审制度 | 第12-13页 |
(三) 新中国的发回重审制度 | 第13-14页 |
三、 国外有关发回重审制度简介 | 第14-20页 |
(一) 德国的发回重审制度 | 第15-16页 |
(二) 日本的发回重审制度 | 第16-18页 |
(三) 英国的发回重审制度 | 第18-19页 |
(四) 我国台湾地区的发回重审制度 | 第19-20页 |
四、 我国发回重审制度的立法现状、特点及其在审判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 第20-30页 |
(一) 立法现状及特点 | 第20-22页 |
(二) 具体运用 | 第22-30页 |
五、 对适用发回重审所涉及的相关问题的探讨及发回重审存在的误区 | 第30-33页 |
(一) 相关问题的探讨 | 第30-32页 |
(二) 适用发回重审制度存在的误区 | 第32-33页 |
六、 我国发回重审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第33-38页 |
(一) 存在的问题 | 第33-36页 |
(二) 具体对策 | 第36-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书目 | 第39-42页 |
后记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