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6页 |
| ·非晶合金及其发展历史 | 第11-12页 |
| ·非晶合金简介 | 第11页 |
| ·非晶态合金的发展历程 | 第11-12页 |
| ·非晶合金主要的制备方法和工艺 | 第12-16页 |
| ·电弧熔炼铜模吸铸法 | 第13页 |
| ·感应加热铜模浇铸法 | 第13-14页 |
| ·水淬法 | 第14-15页 |
| ·压力模型铸造法 | 第15页 |
| ·定向凝固法 | 第15-16页 |
| ·固结成型法 | 第16页 |
| ·非晶态合金的性能及应用 | 第16-18页 |
| ·非晶合金的形成原理及条件 | 第18-20页 |
| ·非晶合金的形成原理 | 第18-19页 |
| ·非晶合金的形成条件 | 第19-20页 |
| ·非晶合金玻璃形成能力表征判据 | 第20-22页 |
| ·非晶合金的晶化 | 第22-24页 |
| ·金属玻璃的亚稳性质 | 第22页 |
| ·金属玻璃的晶化途径 | 第22-23页 |
| ·结构驰豫对晶化的影响 | 第23-24页 |
|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24-26页 |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第26-31页 |
| ·原材料的选用与试样的制备 | 第26-28页 |
| ·原材料的选用 | 第26页 |
| ·母合金锭的制备 | 第26-27页 |
| ·铜模吸铸法制备 Cu 基块体非晶合金 | 第27-28页 |
| ·微观组织表征与性能测试 | 第28-31页 |
| ·微观组织表征 | 第28-29页 |
| ·热物性测试 | 第29页 |
| ·力学性能测试 | 第29-31页 |
| 第3章 Cu_(50-x)Zr_(40+x)Al_5Nb_5系合金非晶形成能力、组织结构及力学性能研究 | 第31-44页 |
| ·引言 | 第31页 |
| ·实验方法 | 第31-35页 |
| ·非晶合金体系的选择及成分设计 | 第31-35页 |
| ·试样制备及检测 | 第35页 |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5-43页 |
| ·Cu_(50-x)Zr_(40+x)Al_5Nb_5合金系非晶形成能力和组织结构研究 | 第35-39页 |
| ·Cu_(50-x)Zr_(40+x)Al_5Nb_5合金系力学性能研究 | 第39-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4章 Cu_(46)Zr_(44)Al_5Nb_5大块非晶合金非晶形成动力学及力学性能研究 | 第44-51页 |
| ·引言 | 第44页 |
| ·实验方法 | 第44-45页 |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5-50页 |
| ·Cu_(46)Zr_(44)Al_5Nb_5合金非晶形成能力研究 | 第45-46页 |
| ·Cu_(46)Zr_(44)Al_5Nb_5合金非晶形成动力学研究 | 第46-49页 |
| ·Cu_(46)Zr_(44)Al_5Nb_5块体非晶合金力学性能研究 | 第49-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第5章 Cu_(46)Zr_(44)Al_5Nb_5块状非晶合金变温晶化行为研究 | 第51-58页 |
| ·引言 | 第51页 |
| ·实验方法 | 第51-52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2-56页 |
| ·晶化动力学分析的理论基础 | 第52-53页 |
| ·Cu_(46)Zr_(44)Al_5Nb_5块状非晶合金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特征温度 | 第53-54页 |
| ·Cu_(46)Zr_(44)Al_5Nb_5块状非晶合金特征激活能的计算 | 第54-55页 |
| ·阶段激活能的计算 | 第55-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 结论 | 第58-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