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辊冷轧机液压系统设计及动态仿真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液压技术的现状 | 第10页 |
·现代液压仿真技术及软件 | 第10-11页 |
·六辊冷轧机液压系统特点及分析 | 第11-14页 |
·液压伺服系统 | 第11-12页 |
·液压伺服系统工作原理 | 第12-13页 |
·液压伺服系统的组成 | 第13-14页 |
·液压伺服系统的应用 | 第14页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2 六辊冷轧机液压系统设计 | 第16-27页 |
·液压系统静态设计的步骤 | 第16-17页 |
·分析系统工况、明确设计任务 | 第16页 |
·液压系统的方案设计 | 第16-17页 |
·液压缸的设计 | 第17-20页 |
·工作辊液压缸的设计 | 第17-18页 |
·中间辊液压缸的设计 | 第18-19页 |
·工作辊负弯辊的选型 | 第19页 |
·支承辊平衡缸的设计 | 第19-20页 |
·伺服阀的选型 | 第20-22页 |
·泵的选型 | 第22页 |
·泵的压力计算 | 第22页 |
·液压系统总流量计算 | 第22页 |
·蓄能器的选型 | 第22-25页 |
·蓄能器流量计算 | 第23页 |
·蓄能器利用容积 ΔV 计算 | 第23-24页 |
·蓄能器充气压力p_0 的确定 | 第24页 |
·蓄能器数目验算 | 第24-25页 |
·液压系统原理图 | 第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3 AGC自动厚度控制系统动态仿真 | 第27-36页 |
·引言 | 第27页 |
·冷轧机厚度控制系统的功能及类型 | 第27页 |
·AGC 控制系统原理图 | 第27-29页 |
·液压系统AGC 仿真 | 第29-35页 |
·仿真参数的确定 | 第29-30页 |
·仿真参数的说明 | 第30-31页 |
·频域分析 | 第31-33页 |
·时域分析 | 第33-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4 液压弯辊系统动态仿真 | 第36-46页 |
·引言 | 第36页 |
·液压弯辊系统的频域数学模型建立 | 第36-39页 |
·电控制网络模型 | 第36页 |
·伺服阀模型 | 第36-37页 |
·液压缸的力平衡方程 | 第37页 |
·液压缸的流量连续方程 | 第37-38页 |
·压力传感器模型 | 第38页 |
·加法器的数学模型 | 第38页 |
·液压弯辊系统的频域方框图 | 第38-39页 |
·液压弯辊电液伺服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 | 第39-41页 |
·电控制网络模型 | 第39页 |
·伺服阀数学模型 | 第39页 |
·软管数学模型 | 第39-40页 |
·液压缸的流量连续方程 | 第40页 |
·液压缸的力平衡方程 | 第40-41页 |
·压力传感器数学模型 | 第41页 |
·加法器的数学模型 | 第41页 |
·仿真参数 | 第41-42页 |
·数学模型在仿真软件上的实现 | 第42-44页 |
·仿真计算结果一览表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5 控制策略在六辊冷轧机液压系统中的应用 | 第46-55页 |
·PID 调节 | 第46-49页 |
·PID 控制原理 | 第46页 |
·PID 控制器数学模型 | 第46页 |
·PID 仿真 | 第46-48页 |
·改进线性PID 的基本途径 | 第48-49页 |
·非线性PID 控制器 | 第49-52页 |
·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分析方法 | 第49页 |
·非线性PID 控制器的结构及理论分析 | 第49-51页 |
·数值仿真说明 | 第51页 |
·对非线性PID 控制器发展的展望 | 第51-52页 |
·模糊控制策略 | 第52-54页 |
·模糊控制原理 | 第52页 |
·模糊控制算法的设计 | 第52-53页 |
·基本模糊查询表的建立 | 第53页 |
·模糊控制仿真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6 仿真软件的设计 | 第55-65页 |
·软件设计思想阐述 | 第55-56页 |
·软件开发过程简介 | 第55-56页 |
·软件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 | 第56页 |
·算法介绍 | 第56-59页 |
·波德图的基本算法 | 第56-57页 |
·奈奎斯特图的算法 | 第57-59页 |
·根轨迹图的基本算法 | 第59页 |
·MATLAB 与VC++的混合编程 | 第59-61页 |
·混合编程的方法 | 第59-60页 |
·MATLAB 引擎及其接口调用 | 第60-61页 |
·软件特点及功能界面展示 | 第61-64页 |
·软件特点说明 | 第61-62页 |
·部分功能界面展示 | 第62-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7 结论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70-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