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人体调节时生理指标的变化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引言 | 第9-11页 |
| 1 调节方法介绍 | 第11-20页 |
| ·主要调节方法介绍 | 第11-13页 |
| ·瑜伽 | 第11-12页 |
| ·冥想 | 第12页 |
| ·气功 | 第12-13页 |
| ·呼吸调节 | 第13-17页 |
| ·呼吸和心率 | 第14页 |
| ·心血管系统的共振特性 | 第14-16页 |
| ·呼吸共振现象 | 第16-17页 |
| ·整体身心调节法 | 第17-20页 |
| ·整体身心调节法介绍 | 第17-18页 |
| ·整体身心调节法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 2 生理指标 | 第20-24页 |
| ·皮肤电 | 第20-21页 |
| ·心律变异性 | 第21-22页 |
| ·生理指标测量仪器 | 第22-24页 |
| ·皮电检测仪 | 第22页 |
| ·生物反馈仪 | 第22-24页 |
| 3 呼吸调节的生理指标研究 | 第24-32页 |
| ·实验和方法 | 第24-27页 |
| ·实验仪器和材料 | 第24-25页 |
| ·实验内容 | 第25-26页 |
| ·实验流程 | 第26页 |
| ·数据处理 | 第26-27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7-30页 |
| ·呼吸频率固定情况下,各种比例之间的关系 | 第27-28页 |
| ·时间比例固定情况下,各种频率之间的关系 | 第28-30页 |
| ·呼吸频率和呼气、吸气时间比之间的关系 | 第30页 |
| ·结论 | 第30-32页 |
| 4 整体身心调节法的全身皮电测量研究 | 第32-40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33-35页 |
| ·实验仪器 | 第33页 |
| ·实验方法 | 第33-34页 |
| ·实验内容 | 第34页 |
| ·实验流程 | 第34-35页 |
| ·数据处理 | 第3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5-38页 |
| ·四组实验前后调节能力t检验结果 | 第35-37页 |
| ·四组组间方差分析结果 | 第37页 |
| ·心律、血压、POMS心境量表的实验结果 | 第37-38页 |
| ·讨论 | 第38-40页 |
| 5 基于整体身心调节法的生理指标综合研究 | 第40-48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40-41页 |
| ·实验器材 | 第40页 |
| ·实验方法 | 第40页 |
| ·实验内容 | 第40-41页 |
| ·实验流程 | 第41页 |
| ·实验测量的各个指标 | 第41页 |
| ·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 第41页 |
| ·结论 | 第41-46页 |
| ·实验组组内分析结果 | 第41-45页 |
| ·控制组组内分析结果 | 第45-46页 |
| ·结论 | 第46-48页 |
| 结论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3-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