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中英文缩略词 | 第10-11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1页 |
| 1 生物学特性 | 第11-13页 |
| ·三种病毒的分布与寄主范围 | 第11-12页 |
| ·苹果褪绿叶斑病毒的分布与寄主范围 | 第11页 |
| ·李属坏死环斑病毒的分布与寄主范围 | 第11页 |
| ·樱桃绿环斑驳病毒的分布和寄主范围 | 第11-12页 |
| ·三种病毒的经济影响和症状 | 第12-13页 |
| ·ACLSV 的经济影响和症状 | 第12页 |
| ·PNRSV 的经济影响和症状 | 第12页 |
| ·CGRMV 的经济影响和症状 | 第12-13页 |
| ·传播方式 | 第13页 |
| 2 分子生物学特性 | 第13-17页 |
| ·ACLSV 的分子生物学特性 | 第13-14页 |
| ·PNRSV 的分子生物学特性 | 第14-16页 |
| ·CGRMV 的分子生物学特性 | 第16-17页 |
| 3 病毒检测方法 | 第17-20页 |
| ·生物学检测法 | 第17页 |
| ·电镜技术 | 第17-18页 |
| ·血清学检测方法 | 第18页 |
| ·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 第18-20页 |
|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 第19页 |
| ·PCR 技术 | 第19页 |
| ·基因芯片技术 | 第19-20页 |
| 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 三种病毒的检测及 CP 基因的序列分析 | 第21-43页 |
| 1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第21-22页 |
| ·实验材料 | 第21页 |
| ·实验试剂 | 第21页 |
| ·主要仪器 | 第21-22页 |
| ·引物设计 | 第22页 |
| 2 实验方法 | 第22-25页 |
| ·RNA 的提取 | 第22页 |
| ·RT-PCR 检测 | 第22-23页 |
| ·反转录 | 第23页 |
| ·PCR 扩增 | 第23页 |
| ·PCR 产物纯化 | 第23页 |
| ·连接 | 第23-24页 |
| ·转化 | 第24-25页 |
|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24页 |
| ·试剂配制 | 第24页 |
| ·转化的步骤 | 第24-25页 |
| ·克隆测序 | 第25页 |
| 3 检测结果 | 第25-29页 |
| ·ACLSV 的检测结果 | 第26-28页 |
| ·PNRSV 的检测结果 | 第28页 |
| ·CGRMV 的检测结果 | 第28-29页 |
| 4 序列分析与讨论 | 第29-42页 |
| ·ACLSV 的序列分析 | 第29-36页 |
| ·PNRSV 的序列分析 | 第36-38页 |
| ·CGRMV 序列分析 | 第38-42页 |
| 5 本章讨论 | 第42-43页 |
| ·影响桃树病毒检测的最佳采样部位 | 第42页 |
| ·影响桃树病毒检测的最佳采样时期 | 第42页 |
| ·ACLSV 的 CP 序列分析 | 第42-43页 |
| 第三章 ACLSV 全长序列的测定 | 第43-49页 |
| 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43页 |
| ·材料 | 第43页 |
| ·试剂 | 第43页 |
| ·仪器 | 第43页 |
| 2. 方法: | 第43-44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4-48页 |
| ·ACLSV 的全长扩增 | 第44页 |
| ·ACLSV 全长序列分析 | 第44-48页 |
| 4 本章讨论 | 第48-49页 |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第49-50页 |
| ·三种病毒的检测情况 | 第49页 |
| ·ACLSV 的序列分析 | 第49页 |
| ·PNRSV 的序列分析 | 第49页 |
| ·CGRMV 的序列分析 | 第49页 |
| ·APCLSV 的序列分析 | 第49页 |
| ·GenBank 登录序列 | 第49-50页 |
| 附表 1 样品采集表 | 第50-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