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21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课题的来源 | 第8页 |
| ·课题的目的 | 第8页 |
|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深冲板的发展 | 第9-12页 |
| ·深冲板的发展历史 | 第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涟钢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简介 | 第11-12页 |
| ·深冲板的质量要求 | 第12-13页 |
| ·薄板冲压性能的评价指标 | 第13-14页 |
| ·CSP 工艺与传统工艺的比较 | 第14-15页 |
| ·凝固与轧制过程的不同 | 第14页 |
| ·第二相粒子的析出行为不同 | 第14-15页 |
| ·辊道上的传输速度不同 | 第15页 |
| ·高效除鳞技术 | 第15页 |
| ·成分对组织性能的影响 | 第15-17页 |
| ·成分对n 值的影响 | 第15-16页 |
| ·强化机理 | 第16页 |
| ·成分对r 值的影响 | 第16-17页 |
| ·加工工艺对组织性能的影响 | 第17-18页 |
| ·热轧工艺的影响 | 第17-18页 |
| ·冷轧工艺的影响 | 第18页 |
| ·再结晶退火工艺的影响 | 第18页 |
| ·深冲板的织构分析 | 第18-20页 |
| ·形变织构的形成 | 第18-19页 |
| ·再结晶织构的形成 | 第19-20页 |
| ·织构对深冲性能的影响 | 第20页 |
| ·提高板材成形性的方法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DQ 级冷轧薄板生产水平统计 | 第21-33页 |
| ·涟钢DQ 级内控判定标准 | 第21-22页 |
| ·DQ 级冷轧板的性能 | 第22-27页 |
| ·涟钢DC03 和DC03~*冷轧板的性能 | 第22-25页 |
| ·涟钢DQ 级产品与国内某些厂家生产的DQ 级冷轧板性能的对比 | 第25-27页 |
| ·DQ 级热轧基板的成分 | 第27-29页 |
| ·涟钢DC03 和DC03~*热轧基板化学成分的统计 | 第27-28页 |
| ·涟钢DQ 级热轧基板成分与武钢DQ 级热轧基板成分的对比 | 第28-29页 |
| ·涟钢DQ 级热轧基板的性能 | 第29-31页 |
| ·结论 | 第31-33页 |
| 第三章 宏观力学性能的分析与研究 | 第33-40页 |
| ·数据收集方案 | 第33页 |
| ·统计数据处理分析方案 | 第33页 |
| ·化学成分对冷轧成品性能的影响 | 第33-36页 |
| ·C 元素对冷轧成品板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34页 |
| ·Si 元素对冷轧板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34-35页 |
| ·Mn 元素对冷轧板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35-36页 |
| ·Al 元素对冷轧板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36页 |
| ·卷取温度对冷轧成品性能的的影响 | 第36-37页 |
| ·终轧温度对冷轧成品性能的的影响 | 第37-38页 |
| ·结论 | 第38-40页 |
| 第四章 微观组织织构实验研究 | 第40-50页 |
| ·涟钢DC03 电镜检验与分析 | 第40-47页 |
| ·终轧温度和卷取温度对DC03 钢热轧基板组织的影响分析 | 第40-42页 |
| ·涟钢DC03 热轧基板、冷硬板、退平板组织检验分析 | 第42-47页 |
| ·结论 | 第47页 |
| ·涟钢DC03 冷硬板和成品板织构分析 | 第47-50页 |
| ·实验材料与实验过程 | 第47-48页 |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8-49页 |
| ·结论 | 第49-50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