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言 | 第10-13页 |
一、公司承包合同的界定 | 第13-25页 |
(一) 公司承包合同的含义与特征 | 第13-15页 |
1. 有限责任公司承包合同的概念 | 第13-14页 |
2. 有限责任公司承包经营合同的特征 | 第14-15页 |
(二) 公司承包合同产生的历史背景 | 第15-20页 |
1. 承包经营责任制在我国产生发展的历史阶段 | 第15-17页 |
2. 公司承包经营产生的现实土壤 | 第17-20页 |
(三) 有限责任公司承包合同的社会作用 | 第20-25页 |
1. 有限责任公司承包合同的积极作用 | 第20-23页 |
2. 有限责任公司承包合同的消极作用 | 第23-25页 |
二、有限责任公司承包合同的效力 | 第25-45页 |
(一) 有限责任公司承包合同的效力争议 | 第25-28页 |
1. 公司承包合同的效力争议 | 第25-26页 |
2. 有限责任公司承包合同效力争议之我见 | 第26-28页 |
(二) 有限责任公司承包合同的合法性研究 | 第28-45页 |
1. 公司法律规范的解析 | 第28-35页 |
2. 公司章程高度的自治性 | 第35-40页 |
3. 有限责任公司的特殊性 | 第40-45页 |
三、规范有限责任公司承包合同的立法建议 | 第45-52页 |
(一) 有限责任公司治理结构的异化及对策 | 第45-47页 |
1. 承包经营对股东会制度和股东权利的影响 | 第45-46页 |
2. 承包经营对董事会制度、监事会制度的影响 | 第46页 |
3. 承包经营对公司经理、法定代表人制度的影响 | 第46-47页 |
(二) 严格规范承包合同的成立要件 | 第47-48页 |
1. 明确承包人的资质要求 | 第47-48页 |
2. 公司承包合同的订立当严格要求采书面形式 | 第48页 |
3. 引入担保制度,要求承包人缴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 | 第48页 |
4. 发包方收入紧扣公司经营业绩,固定中求变动 | 第48页 |
(三) 依法保护股东的合法权利 | 第48-50页 |
1. 提供异议股东退出公司的途径 | 第48-49页 |
2. 提供股东权益的救济手段 | 第49-50页 |
(四) 适当扩大司法介入空间——打破公司僵局 | 第50-52页 |
1. 非司法方法 | 第50-51页 |
2. 司法强制解散方法 | 第51页 |
3. 替代公司强制性解散的方法 | 第51-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