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4-36页 |
·厌氧烃降解的研究概况 | 第14-15页 |
·厌氧烃降解微生物 | 第15-20页 |
·芳烃厌氧降解微生物 | 第15-17页 |
·烷烃厌氧降解微生物 | 第17-19页 |
·厌氧烃降解微生物的培养 | 第19-20页 |
·厌氧烃降解的代谢方式 | 第20-26页 |
·脱氢羟基化 | 第21页 |
·延胡索酸加成 | 第21-24页 |
·可能和未知的方式 | 第24-25页 |
·厌氧烃降解代谢途径的推测 | 第25-26页 |
·厌氧烃降解的代谢产物 | 第26-30页 |
·代谢产物的类型 | 第27-28页 |
·代谢产物的分析 | 第28-30页 |
·氘代烷烃的合成 | 第30-34页 |
·氘代烷烃的应用 | 第30页 |
·氘代烷烃的合成方法 | 第30-31页 |
·Kolbe电解法 | 第31-34页 |
·本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34-35页 |
·本文研究思路 | 第35-36页 |
第2章 特定位置氘代十六烷的合成 | 第36-5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6-43页 |
·仪器 | 第36页 |
·试剂 | 第36-37页 |
·壬酸α位置氘代反应 | 第37-38页 |
·Kolbe电解反应 | 第38-41页 |
·反应产物的分析 | 第41-4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3-54页 |
·壬酸α位置氘代反应条件的确定 | 第43-46页 |
·Kolbe电解反应条件的确定 | 第46-53页 |
·8,8,9,9-d_4-十六烷的制备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3章 厌氧烃降解产甲烷菌系的构建 | 第56-6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6-59页 |
·仪器 | 第56页 |
·试剂 | 第56-57页 |
·接种样品来源 | 第57页 |
·培养基的配制 | 第57-58页 |
·富集和转接培养 | 第58-59页 |
·化学分析 | 第5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9-65页 |
·用油藏产出液构建厌氧烃降解产甲烷菌系 | 第59-61页 |
·用含油活性污泥构建厌氧烃降解产甲烷菌系 | 第61-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4章 厌氧烃降解产甲烷菌系的菌群组成 | 第66-9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6-69页 |
·仪器 | 第66页 |
·试剂 | 第66-67页 |
·DNA的提取 | 第67页 |
·PCR扩增16S rRNA片段和DGGE | 第67-68页 |
·16S rRNA基因的PCR扩增和克隆文库构建 | 第68-69页 |
·测序及系统发育分析 | 第69页 |
·结果 | 第69-91页 |
·油藏产出液菌系中细菌的菌群组成 | 第69-72页 |
·油藏产出液菌系中古菌的菌群组成 | 第72-75页 |
·含油活性污泥菌系中细菌的菌群组成 | 第75-88页 |
·含油活性污泥菌系中古菌的菌群组成 | 第88-91页 |
·讨论 | 第91-96页 |
·油藏产出液菌系中菌群结构的变化 | 第91-92页 |
·油藏产出液菌系中的产甲烷途径 | 第92-93页 |
·含油活性污泥菌系中细菌菌群结构的变化 | 第93-94页 |
·含油活性污泥菌系中古菌菌群结构的变化 | 第94-96页 |
·不同厌氧烃降解产甲烷菌系中菌群组成的差异 | 第96页 |
·本章小结 | 第96-98页 |
第5章 厌氧烃降解产甲烷菌系的assA基因和代谢产物 | 第98-11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98-100页 |
·试剂 | 第98-99页 |
·PCR扩增assA基因 | 第99页 |
·构建assA基因克隆文库 | 第99页 |
·测序及系统发育分析 | 第99页 |
·代谢产物分析 | 第99-100页 |
·结果 | 第100-107页 |
·油藏产出液菌系中的assA基因 | 第100-101页 |
·油藏产出液菌系中的代谢产物 | 第101-103页 |
·含油活性污泥菌系中的assA基因 | 第103-105页 |
·含油活性污泥菌系中的代谢产物 | 第105-107页 |
·讨论 | 第107-109页 |
·油藏产出液菌系中assA基因的动态变化 | 第107页 |
·油藏产出液菌系中可能存在的代谢途径 | 第107-108页 |
·含油活性污泥菌系中assA基因的动态变化 | 第108-109页 |
·含油活性污泥菌系中可能存在的代谢途径 | 第109页 |
·本章小结 | 第109-111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1-114页 |
·结论 | 第111-113页 |
·展望 | 第113-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32页 |
致谢 | 第132-13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第133-135页 |
附录 | 第135-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