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下乡”:建国初期共产党对乡村社会的整合--以鄂东C村为分析对象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8-18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8-15页 |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15-16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6页 |
五、C村概况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支部下乡":农村政治组织体制的构建 | 第18-35页 |
一、农民党员:进入政党体系的农民 | 第18-22页 |
1、党员的发展 | 第18-19页 |
2、吸收党员的标准 | 第19-21页 |
3、党员:新的乡村精英 | 第21-22页 |
二、党支部进入乡村 | 第22-27页 |
1、党支部在乡村的建立 | 第22-26页 |
2、党支部的对乡村的支配性权力 | 第26-27页 |
3、党支部无所不包的职能: | 第27页 |
三、群众组织 | 第27-35页 |
1、青年团 | 第28-31页 |
2、妇联 | 第31-33页 |
3、民兵组织 | 第33-35页 |
第三章 支部对乡村的政治动员 | 第35-44页 |
一、政治动员的概念 | 第35页 |
二、战争时期的政治动员 | 第35-37页 |
三、建国初期党支部对乡村的政治动员 | 第37-41页 |
1、土改时期的政治动员 | 第38-40页 |
2、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时期的政治动员 | 第40-41页 |
四、政治动员的方式与内容 | 第41-44页 |
第四章 支部对乡村的思想整合 | 第44-54页 |
一、共产党对乡村进行思想教育的背景与原因 | 第44-46页 |
1、乡村思想的多元分化、矛盾冲突 | 第44-45页 |
2、党的合法性论证与说服 | 第45页 |
3、政治经济环境 | 第45-46页 |
二、思想教育的内容 | 第46-49页 |
1、理论教育 | 第46-47页 |
2、结合各时期中心工作的思想教育 | 第47-48页 |
3、对党员的党风教育 | 第48-49页 |
三、思想教育的媒体 | 第49-52页 |
1、有线广播 | 第49-50页 |
2、会议 | 第50页 |
3、宣传画和标语口号 | 第50-51页 |
4、集训 | 第51-52页 |
四、思想教育的主体 | 第52-54页 |
1、农村党组织 | 第52页 |
2、党员和积极分子 | 第52页 |
3、青年团、妇女组织、民兵连等群众组织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后记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