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论 | 第8-14页 |
第一章 贾平凹的创作分期与创作心境的流变 | 第14-22页 |
第一节 早期:初登文坛,激越高亢 | 第14-15页 |
第二节 中期:趋于稳重,逐渐成熟 | 第15-17页 |
第三节 近期:静观世事,走向平和 | 第17-22页 |
第二章 从讴歌时代到国民批判与文化反思 | 第22-39页 |
第一节 纯文学写作时期:讴歌时代,图解政策 | 第22-27页 |
第二节 国民性批判时期:对改造国民性的忧虑与关切 | 第27-29页 |
第三节 反思时期:从文化思考的层面参与时代精神的讨论 | 第29-39页 |
第三章 从关注农民到实现“多转移、多成效” | 第39-47页 |
第一节 关注农民的生存与发展 | 第39-44页 |
第二节 实现“多转移、多成效” | 第44-47页 |
第四章 叙事策略:从明晰的故事到“张扬意象” | 第47-55页 |
第一节 从讲故事到“张扬意象” | 第47-50页 |
第二节 叙述语言:从“清新”到“古拙” | 第50-55页 |
第五章 “写出中国人的味道”:对贾平凹小说流变的思考 | 第55-60页 |
第一节 创作思想:追求变化,保持个性 | 第55-58页 |
第二节 不断追求:从学习探索中前进 | 第58-60页 |
结语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