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概述 | 第9-10页 |
·常规RTK技术 | 第10-11页 |
·网络RTK技术 | 第11-13页 |
·网络RTK技术的优点 | 第11-12页 |
·网络RTK系统的基本原理与组成 | 第12-13页 |
·网络RTK系统的基本原理 | 第12页 |
·网络RTK系统的构成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国内外基准站网建设发展状况 | 第13-15页 |
·国外发展状况 | 第13-15页 |
·国内GPS站网定位技术发展概况 | 第15页 |
·网络RTK定位技术软件开发现状 | 第15-16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基准站布设的基本原则及流动站定位精度分析 | 第17-27页 |
·基准站布设的基本原则 | 第17页 |
·流动站与基准站相对位置对流动站定位精度的影响 | 第17-23页 |
·三个以上基准站时流动站的定位精度情况 | 第18页 |
·少于三个基准站时流动站的定位精度分析 | 第18-20页 |
·两种情况下的定位精度分析 | 第20-23页 |
·流动站初始位置对最终点位精度的影响 | 第23-26页 |
·流动站初始位置对内插改正数的影响 | 第23-24页 |
·算例分析 | 第24-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网络RTK系统中数据压缩的算法研究及软件实现 | 第27-49页 |
·RINEX格式观测值文件相关内容 | 第27-30页 |
·RINEX格式 | 第27-30页 |
·概述 | 第27-28页 |
·文件类型 | 第28页 |
·命名规则 | 第28-29页 |
·文件结构及特点 | 第29-30页 |
·RINEX2.10格式说明 | 第30-35页 |
·格式说明方式 | 第30-31页 |
·RINEX格式GPS观测值文件 | 第31-35页 |
·压缩算法 | 第35-42页 |
·概述 | 第35-36页 |
·几种常见的无损数据压缩编码 | 第36-38页 |
·本文提出的压缩算法 | 第38-42页 |
·压缩程序实现流程图 | 第42-43页 |
·程序界面 | 第43-44页 |
·数据分析 | 第44-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网络RTK系统中的数据传输 | 第49-68页 |
·网络RTK系统数据链路系统的构成 | 第49-51页 |
·基准站与控制中心的数据专线服务 | 第49-50页 |
·控制中心与流动站之间的数据链路 | 第50-51页 |
·控制中心部分的网络连接 | 第51页 |
·网络RTK数据通信系统构成图 | 第51页 |
·数据通信中的关键技术 | 第51-64页 |
·TCP/IP体系 | 第51-58页 |
·OSI参考模型 | 第52页 |
·TCP/IP参考模型 | 第52-53页 |
·TCP/IP体系的几个重要协议 | 第53-58页 |
·C/S结构与B/S结构 | 第58-61页 |
·基本的C/S结构 | 第58-59页 |
·三层和多层Client/Server结构 | 第59-60页 |
·B/S结构 | 第60-61页 |
·Socket(套接字)技术 | 第61-64页 |
·Socket分类 | 第62页 |
·Socket与应用程序的关系 | 第62-63页 |
·套接字的实现 | 第63-64页 |
·网络数据传输软件的设计 | 第64-67页 |
·数据传输软件发送端的设计 | 第65页 |
·数据传输软件接收端的设计 | 第65-66页 |
·数据传输软件主界面 | 第66-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第68-69页 |
·结论及后续工作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作者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