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品牌化系统模型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框架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第2章 研究综述与启示 | 第15-22页 |
·相关研究进展 | 第15-20页 |
·国外旅游地品牌化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龙门石窟品牌的研究综述 | 第20-22页 |
·区域概况介绍 | 第20-21页 |
·数据来源 | 第21-22页 |
第3章 旅游品牌的基础理论分析 | 第22-31页 |
·品牌的内涵 | 第22-24页 |
·品牌的概念 | 第22-23页 |
·品牌的作用 | 第23-24页 |
·旅游地品牌的内涵 | 第24-26页 |
·旅游地品牌的概念 | 第24-25页 |
·旅游地品牌概念的确立 | 第25-26页 |
·旅游地品牌的特征 | 第26页 |
·旅游地品牌效应 | 第26-29页 |
·旅游地品牌的一般效应 | 第27-28页 |
·龙门品牌效应 | 第28-29页 |
·旅游地品牌系统模型分析 | 第29-31页 |
第4章 旅游地品牌定位系统研究 | 第31-50页 |
·品牌旅游产品分析 | 第32-43页 |
·内涵分析 | 第32-33页 |
·品牌旅游资源评价 | 第33-36页 |
·品牌旅游产品 | 第36-43页 |
·旅游市场认知 | 第43-46页 |
·河南及龙门客源市场构成分析 | 第43-44页 |
·龙门客源市场的受众分析 | 第44-46页 |
·龙门旅游品牌定位 | 第46-50页 |
·目前龙门旅游定位的问题 | 第46-47页 |
·对“龙门,不只是石窟”品牌定位的分析 | 第47-50页 |
第5章 旅游地品牌形象识别系统分析 | 第50-64页 |
·内涵分析 | 第50-52页 |
·龙门品牌形象现状分析 | 第52-53页 |
·TDBIS 的设计 | 第53-64页 |
·整体形象理念(MI) | 第53-56页 |
·视觉形象(VI)设计 | 第56-61页 |
·行为形象(BI)设计 | 第61-64页 |
第6章 旅游地品牌推广运营系统思考 | 第64-78页 |
·网络推广 | 第65-66页 |
·广告推广 | 第66-71页 |
·广告的作用 | 第67页 |
·广告推广的要求 | 第67-68页 |
·广告媒介选择 | 第68-69页 |
·旅游广告创意模式 | 第69页 |
·龙门具体项目活动 | 第69-71页 |
·公共推广 | 第71-76页 |
·宣传性公关 | 第71-73页 |
·社会性公关 | 第73-76页 |
·服务性公关 | 第76页 |
·征询性公关 | 第76页 |
·总结 | 第76-78页 |
第7章 旅游地品牌管理控制系统研究 | 第78-85页 |
·品牌保护管理 | 第79-80页 |
·品牌延伸管理 | 第80-82页 |
·品牌价值 | 第80页 |
·品牌延伸 | 第80-82页 |
·品牌危机管理 | 第82-83页 |
·特征分析 | 第82页 |
·采取的措施 | 第82-83页 |
·品牌服务管理 | 第83-85页 |
·以主动服务创立品牌 | 第84页 |
·以优质服务维护品牌 | 第84页 |
·以后续服务完善品牌 | 第84-85页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5-88页 |
·研究总结 | 第85-86页 |
·后续研究展望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1页 |
后记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