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西部低孔渗岩石物性参数实验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英文摘要 | 第7-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主要研究内容及法 | 第11页 |
| ·解决的关键技术题 | 第11-13页 |
| 第二章 理论分析、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及实验装置 | 第13-17页 |
| ·理论分析 | 第13-14页 |
| ·实验原理及方法 | 第14-15页 |
| ·实验装置 | 第15页 |
| ·实验步骤 | 第15-17页 |
| 第三章 大庆油田西部低孔渗储层饱和度参数的求取 | 第17-35页 |
| ·实验目标 | 第17页 |
| ·岩心取样 | 第17页 |
| ·实验条件的确定 | 第17-18页 |
| ·实验结果 | 第18-22页 |
| ·徐家围子地区饱和度参数测试 | 第22-23页 |
| ·高孔高渗储层饱和度参数测试 | 第23-24页 |
| ·饱和度参数的验证结果 | 第24-27页 |
| ·饱和度参数在测井解释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 第27-34页 |
| ·英台地区黑帝庙油层效果分析 | 第27-29页 |
| ·英台地区萨尔图油层效果分析 | 第29-30页 |
| ·英台地区葡萄花油层效果分析 | 第30-32页 |
| ·英台地区高台子油层效果分析 | 第32-34页 |
| ·饱和度参数测试结论 | 第34-35页 |
| 第四章 低孔渗储层核磁共振特性及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 第35-64页 |
| ·岩石孔径测量方法对比 | 第35-40页 |
| ·平均孔径与孔渗的关系 | 第35-36页 |
| ·核磁确定孔径方法 | 第36页 |
| ·图像法求取孔径 | 第36-38页 |
| ·电阻率与孔径的关系 | 第38-39页 |
| ·孔径测量方法对比 | 第39-40页 |
| ·英台地区核磁共振测井解释模型 | 第40-46页 |
| ·核磁孔隙度测量 | 第40-41页 |
| ·渗透率测井解释模型 | 第41-44页 |
| ·截止值分布 | 第44-45页 |
| ·束缚水解释模型 | 第45-46页 |
| ·核磁共振孔隙结构研究 | 第46-55页 |
| ·英台地区核磁和压汞转换模型 | 第47-48页 |
| ·核磁法计算孔径的方法及结果 | 第48-49页 |
| ·标准孔径模型的制作 | 第49-53页 |
| ·标准孔径模型试验结果 | 第53-55页 |
| ·核磁共振影响因素分析 | 第55-64页 |
| ·油的影响规律 | 第55-59页 |
| ·顺磁物质影响规律研究 | 第59-64页 |
| 结论 | 第64-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 作者简介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