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7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7-8页 |
前言 | 第8-10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0-33页 |
综述一 溃疡性结肠炎药物治疗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 第10-22页 |
综述二 细胞因子IL-4、IL-10、IFN-γ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 第22-28页 |
综述三 炎症性肠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 第28-33页 |
第二部分 5-ASA前体药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 | 第33-79页 |
实验一:噁唑酮诱导实验性小鼠结肠炎模型的建立 | 第33-42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34-36页 |
2、结果 | 第36-39页 |
3、讨论 | 第39-42页 |
实验二:5-ASA前体药物干预噁唑酮诱导实验性小鼠结肠炎的效应研究 | 第42-52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43-44页 |
2、结果 | 第44-50页 |
3、讨论 | 第50-52页 |
实验三:5-ASA 前体药物干预噁唑酮诱导实验性小鼠结肠炎的免疫学机制研究 | 第52-63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53-56页 |
2、结果 | 第56-60页 |
3、讨论 | 第60-63页 |
实验四:5-ASA 前体药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 第63-71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63-66页 |
2、结果 | 第66-69页 |
3、讨论 | 第69-71页 |
实验五:5-ASA 前体药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免疫学机制研究 | 第71-79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71-74页 |
2、结果 | 第74-76页 |
3、讨论 | 第76-79页 |
第三部分 β2-糖蛋白Ⅰ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探讨 | 第79-91页 |
实验一: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抗β2-糖蛋白Ⅰ抗体水平的检测及其意义 | 第79-85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80-81页 |
2、结果 | 第81-82页 |
3、讨论 | 第82-85页 |
实验二:溃疡性结肠炎患者β2-糖蛋白Ⅰ与血小板结合水平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 第85-91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85-87页 |
2、结果 | 第87-88页 |
3、讨论 | 第88-91页 |
结论 | 第91-92页 |
创新点及意义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112页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和论文 | 第112-113页 |
中文摘要 | 第113-117页 |
ABSTRACT | 第117-121页 |
致谢 | 第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