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引言 | 第13-15页 |
第一部分 酶联免疫吸附法监测病毒抗体的研究 | 第15-3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5-17页 |
·材料 | 第15-16页 |
·方法 | 第16-17页 |
·统计学方法 | 第17页 |
2 结果 | 第17-27页 |
·食蟹猴幼年猴与成年猴 BV、STLV、SIV 病毒阳性率结果及比较 | 第17-19页 |
·食蟹猴的幼年猴雌雄动物之间 BV、STLV、SIV 病毒阳性率比较 | 第19-20页 |
·食蟹猴的成年猴雌雄动物之间 BV、STLV、SIV 病毒阳性率比较 | 第20-21页 |
·恒河猴幼年猴与成年猴 BV、STLV、SIV 病毒阳性率结果及比较 | 第21-22页 |
·恒河猴的幼年猴雌雄动物 BV、STLV、SIV 病毒阳性率比较 | 第22-24页 |
·恒河猴的成年猴雌雄动物之间 BV、STLV、SIV 病毒阳性率比较 | 第24-25页 |
·食蟹猴和恒河猴的幼年猴 BV、STLV、SIV 病毒阳性率结果及比较 | 第25-26页 |
·食蟹猴和恒河猴的成年猴 BV、STLV、SIV 病毒阳性率结果及比较 | 第26-27页 |
3 讨论 | 第27-29页 |
4 结论 | 第29-30页 |
第二部分 斑点免疫检测法监测病毒抗体的研究 | 第30-4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0-33页 |
·材料 | 第30页 |
·方法 | 第30-33页 |
2 结果 | 第33-41页 |
·食蟹猴幼年猴与成年猴 SRV 阳性率结果及比较 | 第33-34页 |
·食蟹猴的幼年猴雌雄动物之间 SRV 病毒阳性率比较 | 第34-35页 |
·食蟹猴的成年猴雌雄动物之间 SRV 病毒阳性率比较 | 第35-36页 |
·恒河猴幼年猴与成年猴 SRV 病毒阳性率结果及比较 | 第36-37页 |
·恒河猴的幼年猴雌雄动物之间 SRV 病毒阳性率比较 | 第37-38页 |
·恒河猴的成年猴雌雄动物之间 SRV 病毒阳性率比较 | 第38-39页 |
·食蟹猴和恒河猴的幼年猴 SRV 病毒阳性率结果及比较 | 第39-40页 |
·食蟹猴和恒河猴的成年猴 SRV 病毒阳性率结果及比较 | 第40-41页 |
3 讨论 | 第41页 |
4 结论 | 第41-42页 |
第三部分 病毒有效监测频率的探讨 | 第42-4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2页 |
·酶联免疫吸附法(同第一部分) | 第42页 |
·斑点免疫检测法(同第二部分) | 第42页 |
2 结果 | 第42-44页 |
·相隔三个月病毒监测 | 第42-43页 |
·相隔一个月病毒监测 | 第43-44页 |
3 讨论 | 第44页 |
4 结论 | 第44-45页 |
第四部分 胶体金法与 ELISA、DIA 检测方法比较 | 第45-50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5-46页 |
·试验动物及分组 | 第45页 |
·试验试剂与器材 | 第45-46页 |
·试验步骤 | 第46页 |
2 结果 | 第46-49页 |
·BV | 第46-47页 |
·STLV | 第47-48页 |
·SRV | 第48-49页 |
3 讨论 | 第49页 |
4 结论 | 第49-50页 |
综述 | 第50-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 | 第77-78页 |
缩写词表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