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7页 |
引言 | 第7-9页 |
一、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 | 第9-14页 |
(一) 粮食生产重心的概念界定 | 第9-10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三) 指标选取与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二、我国粮食生产区域分布演变 | 第14-25页 |
(一) 主要粮食增减产省区的变化 | 第14-15页 |
(二) 三大地带及八大区域在粮食生产中的地位变化 | 第15-19页 |
(三) 我国粮食生产重心的演变轨迹 | 第19-25页 |
三、影响我国粮食生产区域分布主要因素分析 | 第25-34页 |
(一) 区域粮食生产自然条件 | 第25-26页 |
(二) 区域粮食生产投入要素的差异 | 第26-30页 |
(三) 粮食生产的地区比较优势 | 第30-31页 |
(四) 种植制度与种植模式 | 第31-32页 |
(五) 技术进步和制度因素 | 第32-34页 |
四、对策建议 | 第34-38页 |
(一) 保持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 | 第34-35页 |
(二) 保护农业用水,建立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制度 | 第35页 |
(三) 发挥区域粮食生产优势,实现粮食生产的专业化 | 第35-36页 |
(四) 恢复东部沿海地区生产能力,巩固高产区增长势头 | 第36页 |
(五) 加大投资力度,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第36页 |
(六)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粮食生产率 | 第36-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注释 | 第39-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7页 |
附表1 我国各省(市)粮食产量增减数量 | 第47-48页 |
附表2 我国各省(市)粮食产量排名 | 第48-49页 |
附表3 按行政系统的粮食生产分区 | 第49页 |
附表4 我国三大地区粮食生产集中度变化情况 | 第49-50页 |
附表5 我国八大粮食产区粮食生产集中度变化情况 | 第50-51页 |
附表6 粮食、稻谷、小麦、玉米生产重心 | 第51-52页 |
附表7 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 | 第52-53页 |
附表8 各年份我国农业生产条件 | 第53-55页 |
附表9 2006年各省级行政区水资源量 | 第55-56页 |
中文摘要 | 第56-58页 |
ABSTRACT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62页 |